腔隙性脑梗死应该做哪些检查?

       1.脑脊液检查 目前一般不进行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不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大多数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正常,如梗死面积大、脑水肿明显,压力可增加,少数出血性梗死患者可出现红细胞增加,后期可出现白细胞和细胞吞噬现象。

       2.常规和生化检查 主要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关,有助于诊断病因。

       1.脑CT早期扫描 腔隙性脑梗死,尤其是24h内,脑CT扫描不能诊断,只能排除诊断。CT诊断腔隙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1~2周内。CT扫描显示:腔隙灶密度低,边界清晰,圆形、椭圆形或楔形,周围无水肿带和占位效应。平均直径3~13mm。腔隙性脑梗死体积小,所以CT如果病变小于,该病的诊断率不高0.5cm检出率几乎为零。Neison报告阳性率为48.5%。国内报道脑CT腔隙性脑梗死的阳性率较低。对于小脑、脑干等部位的病变,由于脑干CT无法明确诊断,扫描时会产生更多的骨伪影。

       2.脑MRI检查 MRI显示腔隙性脑梗死灶比CT优越,因为MRI空间分辨率高,组织比较好,可以检测到较小的病变,而且在MRI上因无骨质伪影,脑干小脑腔隙性梗死灶显示清楚。MRI和CT脑梗死的诊断主要是基于缺血区脑组织水肿。6h后血-脑脊液屏障开始受损。水和蛋白质从血管漏入梗死区。细胞外血管性水肿。CT由于对水的敏感性稍差,缺血后往往会出现24h病灶只能显示,MRI缺血发生后不足2h即显示细胞性脑水肿。

       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病变的诊断中,MRI较CT有以下优点:

       (1)MRI较CT对水敏感性高,可发现早期病变。

       (2)脑CT病变的显示取决于病变的密度变化。虽然有些病变的范围很大,如组织密度变化不大,但不能CT但病变区的含水量已经增加到足够MRI所检出。

       (3)MRI较CT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发现较小的病变,MRI可检查出1~5mm的病灶,CT对直径小于5mm病灶难以检出。

       (4)后颅窝、脑干、顶部病变,CT由于易受骨性伪影的干扰,病变不易与周围组织区分,同时会出现假阳性,而且MRI检查完全没有骨伪影的干扰,也可以在任何方向成像,从而充分显示病变。

       (5)MRI显示腔隙性脑梗死病变的形状、大小、数量和位置明显优于CT,是腔隙性脑梗死的首选检查方法。

       早期病变:MRI可分辨出长T1与长T2的腔隙灶,T2加权像特别敏感。根据病理和MRI检查,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变面积不同,直径不同0.5~20mm。Fisher曾将直径在10mm上述腔隙称为巨腔隙,后来将腔隙灶直径的上限限定为20mm。大多数学者认为腔隙灶的直径应该是≤15mm范围。据报道,梗死血管的直径可达40~50μm,腔隙灶形成的直径可以小到0.5mm。直径小于0.5mm的病灶应与Durand Fardel提出的“筛孔”区别。“筛孔”髓质中有一些孔,每个孔都有一根血管。这些孔是由血管周围的间隙扩大的,因为孔很小,大脑本质没有明显的损伤,而是由大脑本质的退缩引起的。在图像学中,特别是MRI与腔隙性脑梗死不同。

       3.脑血管检查 颈动脉和颅底动脉病变发生率高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应进行多普勒超声波(TCD)、颈动脉B超、脑MRA、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了明确病因,可以进行神经介入治疗。

       4.脑电地形图(BEAM) 脑电图地形图可以以类似二维图像的形式显示直观的脑电图活动分布,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有益的帮助。脑电图地形图可以在脑缺血脑血管疾病中,形态学没有明显变化,脑功能异常CT取长补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腔隙性脑梗死应该做哪些检查?

       5.其它检查 颈椎X线片、心电图、心功能、脑血流图等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腔隙性脑梗死症状

腔隙性脑梗死治疗

腔隙性脑梗死病因 腔隙性脑梗死饮食
腔隙性脑梗死医院 腔隙性脑梗死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