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真菌性巩膜炎是一种进展缓慢的坏死性前巩膜炎。发病缓慢。主要症状包括眼红、畏光、流泪、眼痛、视力丧失和结膜囊分泌物。与细菌性巩膜炎相比,刺激症状较轻,病程较长。大多数真菌性巩膜炎患者都有疼痛,可以局限于眼睛,也可以沿着三叉神经分支辐射到颞侧头部和额头,容易被误诊为偏头痛、鼻窦炎,甚至脑瘤。临床体征:早期巩膜局限性炎症渗透、深红色、巩膜病变及其周围可出现片状无血管区域,是坏死前巩膜炎的关键体征,应仔细检查。病变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可以吸收局限性,也可以进展成大面积坏死,受累的巩膜可以变薄,坏死区域周围的巩膜水肿。表面巩膜血管扩张曲移位。愈合后,坏死区域的巩膜苔藓很薄,呈灰蓝色,可以暴露葡萄膜,但葡萄肿很少发生。伴有相邻组织的真菌感染,常见于角膜炎。50%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可形成粘稠的前房积脓。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染色或培养真菌阳性,典型病例不难诊断。致病真菌的培养或活检可以明确诊断。由于真菌培养需要很长时间,真菌巩膜炎的视力预后决定了治疗的早晚。只要刮刀发现真菌菌体或菌丝,就可以诊断为真菌巩膜炎,并立即进行抗真菌治疗。如有条件,应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