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一)病因
胚胎早期肠道是一直管,有共同的肠系膜。胚胎第一6~10周,由于中肠发育非常快,不能容纳在发育缓慢的腹腔内,被迅速增大的肝脏挤压,大多数中肠通过脐环进入卵黄囊,形成生理脐疝(图)1A)。至胚胎第10~11周,腹腔发育加快,体积增大,中肠回纳到腹腔,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逆时针逐渐旋转270°,使十二指肠空肠曲从右到左,从肠系膜上动脉后到左,形成十二指肠悬韧带。将肠系膜上动脉前的回肠结肠连接部分从左到右转移到右上腹部(图片1B)。然后逐渐下降到右髂窝。正常旋转完成后,横结肠位于肠系膜上动脉的前部。升结肠和降结肠由结肠系膜附着在腹后壁,小肠系膜从左上腹部向右下腹部倾斜,并附着在腹后壁(图)1C)。
近几年有人引用Snyder和Chaffin原图描述将中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环和回肠结肠环两部分。前者的旋转是肠环原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右侧上方,原反时针旋转90°到右下角,再经90°最后转到动脉后面,最后90°转向动脉左侧,形成十二指肠悬韧带。后者的旋转也是如此。肠环原位于动脉左下角,三次后90°逆时针旋转共270°使横结肠位于动脉前方,将盲肠移至右上腹部,然后逐渐降至右下腹部。随着肠道的旋转,在最后阶段,中肠膜与后腹壁融合,肠膜根从屈韧带向右下腹部盲肠倾斜,所以十二指肠、盲肠和上升结肠固定,小肠膜有相当宽的基底附着在后腹膜,在这种正常解剖下,中肠不易扭转(图2)。
(二)发病机制
如果肠道旋转正常,在任何阶段出现障碍或异常,都会出现肠道位置异常,并可能出现各种类型的肠梗阻。胚胎期肠旋转不良的类型有:
1.中肠无旋转 中肠无任何逆时针旋转,小肠和结肠悬挂在普通肠膜上,肠膜根部排列在脊柱前方的矢状面(图3),常伴有脐带膨出和腹裂畸形。
2.肠旋转不完全 肠旋转90°停止后,小肠悬挂在腹腔右侧,盲肠和近端结肠位于腹腔左侧,阑尾位于左下腹,这是一种常见的旋转异常。十二指肠下部位于肠膜根的右侧,没有十二指肠空肠曲,在脊柱前或左侧提升结肠。十二指肠、小肠和结肠悬挂在共同的游离肠膜上(图4)。
3.肠旋转不良Ⅰ 肠环旋转180°停止后,十二指肠下部位于肠系膜根部后部,盲肠和升结肠位于腹部中线,有片状腹膜粘连带或索带,穿过十二指肠第二部分前部,附着在右腹后壁。盲肠在十二指肠前脊柱右侧,压迫十二指肠或形成高盲肠(图5)。
4.肠旋转不良Ⅱ 型是十二指肠的反向旋转,其异常旋转过程复杂,表现异常多样。初中肠近端按正常反时针旋转90º不再按原方向旋转,异常从右向左顺时针转回90°~180°,使十二指肠空肠曲停留在肠系膜上动脉的前面,而不是正常的后面(图6A)。同时,中肠远端回肠盲肠环向右移动,在右上腹十二指肠前形成高位盲肠(图)6B)。如果回肠盲肠环继续向右下腹前进,将所有小肠和肠系膜血管包裹在近端结肠系膜中,形成结肠系膜疝,升高结肠系膜形成疝囊(图6C),小肠梗阻可由疝囊口压迫或囊内小肠相互挤压引起。
5.肠道反向旋转 中肠Ⅱ异常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十二指空肠曲在肠系膜上动脉前方,结肠近端顺时针旋转到肠系膜上动脉和小肠系膜后方。盲肠继续向右下腹移动,导致水平结肠中部停留在动脉后面(图)7A)。横结肠梗阻(图)7B)。如果中肠近端继续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顺时旋转180°,当盲肠移动并停留在左腹腔时,十二指肠空肠曲移至肠系膜上动脉左后方7C)。
6.小肠共有总肠膜 提升结肠膜不附着在腹后壁,是中肠旋转不良的合并异常。它也可以是正常肠旋转孤立的症状,也可以与肠旋转不良同时共存。此时,十二指肠下部位于肠膜上动脉后部,十二指肠曲位于腹部左侧。当呈总肠膜时,肠膜根部形成的细手柄从胰腺下方伸出,呈扇形分散。提升结肠靠近右腹壁,但无粘连。如果提升结肠膜部分附着在后腹壁上,盲肠与相邻提升结肠游离。
合并畸形:占30%~62%,半数为十二指肠闭锁,其他包括空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肠系膜囊肿等。
7.胃、十二指肠旋转异常 因为胃的反向旋转脐肠袢随反向胃移位或异常旋转,本型常伴心脏发育畸形如法洛四联症、三腔心或动脉假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