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热痹证:主证 发病多为急性易变、初期发热咽喉肿痛、口干口渴等风热攻击症状;然后出现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伴有全身发热或湿热蒸腾。热邪盛者,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甚至发热,皮肤可见红斑。舌红,苔黄干,脉滑数。风邪盛者,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或出汗恶风,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治疗:清热解毒,疏风通络。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5g 连翘15g薄荷6g 炒牛蒡子9g 板蓝根30g 芦根30g。 喉咙痛严重者加浙贝、射干、杏仁、僵蚕。发烧严重者加葛根、柴胡、黄芩,重用生石膏。关节红肿疼痛明显者用白虎桂枝汤加减:生石膏、知母、桂枝、白芍、忍冬藤、炒桑枝、丹皮、晚蚕砂、老鹳草等。热毒热者,选择清瘟败毒饮料或化斑汤加减。湿邪者可酌情加藿朴夏苓汤。风邪偏盛者,加防风、秦胆、稀草、威灵仙等。

中医对风湿热的治疗    

       2、湿热瘫痪证书:主证书 身体不热,全身困倦,肢体疼痛或肿胀疼痛,或风湿性结节,皮下硬疼痛,或皮疹融合成不规则斑块,或肿胀,尿黄红,大便粘稠。舌红、苔黄、油腻、脉滑。治疗方法:湿热,宣传经络。处方药:瘫痪汤、二妙散、三仁汤。苍术20g 黄柏9g 防己10g 杏仁10g 薏苡仁20g 滑石30g 茵陈15g 蚕砂15g 川牛膝10g 茯苓1()g 萆薢10g 泽泻10g。对于关节肿胀明显且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活血药,如鸡血藤、当归等。g、马鞭草50g、桑枝100g局部水煎浴。

   

       3.寒湿热痹证:主证 体内含热,复感风寒湿邪,引起热痹,夹寒湿,局部关节红肿热痛,见恶风怕冷,得温则舒,晨僵。舌质红,苔白或黄白,脉弦紧或滑。治疗方法:祛湿清热,祛风散寒。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桂枝10g 炮附子6g 麻黄6g 防风10g 杏仁10g 白术10g 薏苡仁30g 白芍12g 知母10g 鸡血藤15g 忍冬藤15g。加减:寒痛加川乌、草乌。热重生石膏,丹皮。虚者加黄芪防己汤。

   

       4.痰瘀热痹证:主证 关节肿痛,皮肤发热,持续时间长;或关节变形,活动不良;或皮下结节,红斑紫暗。舌色暗,有牙痕,苔白厚或黄白粘,脉多弦滑数。治疗:祛痰清热,祛瘀通络。方药:痰瘀痛汤。g 茯苓15g 制南星9g 浙贝母12g 当归10g 炮山甲12g 地鳖虫10g 片姜黄10g 马鞭草30g 忍冬藤30g 鹿衔草20g。加减:湿重加防己薏米。热重加丹皮,知母。疼痛加乳香,无药,或加马钱子粉1g或者用大黑蚂蚁粉3冲服g冲服。气虚加黄芪。

   

       5.阴虚热痹:主证 低热,下午潮热,疲劳,口渴,鼻出血,心悸,烦躁,关节肌肉肿胀灼痛。脉细数,舌质鲜红,苔藓少.治理:养阴清热,通经活络.方药: 一直煎加减。生地12g 北沙参30g 枸杞子12g麦冬10g当归10g 白芍12g 知母10g 龟甲15g 老鹳草30g 丝瓜络20g 地骨皮10g。加减:心气不足,气阴两伤,加西洋参、五味子、黄精。心烦意乱的人,加枣仁、生龙骨、牡蛎、胆星。大便干燥的人,加首乌、桃仁等。

中医对风湿热的治疗    

       6.血虚热痹:主证 面色苍白、头晕、心悸、乏力、气短、低热、关节肿痛但不明显。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数。治疗:补血活血,养阴清热。方药:四物汤加味。当归15g 川芎9g 白芍12g 熟地12g 黄芪15g 阿胶10g 鸡血藤15g 炙甘草6g 忍冬藤30g。加减:气虚重者加西洋参、太子参。伴肾气虚者,加首乌、桑寄生等。关节瘫痛者,加地龙和马钱子粉1g冲服。

   

       7.营热心痹证:主证 持续低热或中热,昼夜重,出汗多,心悸,心前区不适,闷痛或灼痛,皮肤红斑,皮下结节,或眼结膜充血和鼻腔出血,甚至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水肿等。舌红或暗红,苔白厚或黄白,脉滑数或细数或疾病或结代。治疗:清营解毒,救心开痹。方药:参珠救心丹。西洋参9g 丹参20g 苦参15g 珍珠粉1g(冲服) 蚤休20g 麦冬10g 五味子6g 生地12g 玄参12g 丹皮10g 菖蒲10g 郁金10g 天竺黄10g。加减:风湿热心脏炎或心内膜炎急性心力衰竭时,应改用参附龙牡汤,中西医结合治疗。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风湿热症状

风湿热治疗

风湿热病因 风湿热饮食
风湿热医院 风湿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