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一)病因
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与以下因素有关。
1.过去的研究发现肥胖动物有单基因和多基因缺陷。人类流行病学研究也表明,简单肥胖可以表现出家庭倾向,但遗传基础尚不清楚,不能排除其共同生活方式因素(如食物偏好、体育活动少等)。临床上,疑似染色体异常的简单肥胖仅限于几种罕见的遗传疾病,如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和Prader-Willi综合征。
肥胖基因1994年(Ob gene,又称瘦素基因,简称OB)克隆成功后OB表达产品瘦素(Leptin)成为研究热点。瘦素是。OB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含有146种氨基酸和分子量16KD,它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平衡来维持身体脂肪相对恒定,当摄入量增加,脂肪储存增加,瘦素分泌增加,通过下丘脑使身体出现食欲、能量消耗、交感神经兴奋等一系列反应,使脂肪分解、合成、体重增加。当身体饥饿时,瘦素分泌减少,也通过下丘脑出现一系列保护反应,如食欲、体温、副交感神经兴奋,以保持体重不会减少太多。ob/ob肥胖就是因为O突变导致瘦素缺乏。给予外源性瘦素可以减少其摄入。能量消耗增加,体重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糖得到纠正。然而,在人类肥胖的研究中,由于肥胖家庭的原因,只有少数肥胖家庭OB突变导致瘦素缺乏,或由于瘦素受体基因突变导致受体对瘦素不敏感。除下丘脑外,瘦素受体还广泛存在于中枢外器官中。因此,对于大多数肥胖患者来说,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存在瘦素相对不足或瘦素抵抗及其发生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2.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食欲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电刺激实验动物下丘脑腹部内核会导致拒绝进食,而电或化学破坏该区域会导致多吃、高胰岛素血症和肥胖。下丘脑或边缘系统的炎症、肿瘤、创伤和手术也会导致肥胖。饮食调节有短期和长期两种效果。短期影响包括进食时间和之间的饱腹感信号、胃肠道肌肉伸展受体、化学感应器和渗透压感应器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信号神经和体液,以调节食欲。长期影响与稳定体重有关。临床上,简单的老年肥胖患者不一定有下丘脑病变,食欲也受精神影响。
3.内分泌系统 单纯性肥胖患者有内分泌功能的变化。老年肥胖患者和肥胖啮齿动物(无论是遗传性的还是损害下丘脑)都可以看到血液中胰岛素的增加,这表明高胰岛素血症会导致更多的食物和肥胖。一些神经肽和激素(包括胆囊素、铃蟾蜍肽、胃动素、生长抑素、胰岛素、内啡肽、神经肽Y、甘丙肽、血清素、茶酚胺r-氨基酸等。)参与了对饮食的影响。老年肥胖多为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可能与激素有关。
4.代谢因素 推测肥胖和非肥胖之间存在代谢差异。例如,肥胖者的营养物质可能更容易进入脂肪生成途径;脂肪组织从营养物质中吸收能量的效果增强了三酰甘油的合成和储存;储存的三酰甘油动员受阻。肥胖和非肥胖者的基本代谢率与饮食引起的热效应没有明显差异。目前,仍缺乏证据表明,老年肥胖确实存在由基本代谢缺陷引起的能量利用和储存效率提高。
5.其他因素 有认为老年肥胖与营养因素有关,随着摄入过高热量,脂肪合成增加,过剩的热量以三酰甘油形式贮存于脂肪组织,形成肥胖。多食可发生任何年龄,但年幼开始多食对老年肥胖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亦有研究指出老年肥胖者每日摄入热量少于非肥胖者,因而认为某些老年肥胖是由于体力活动减少所致,但体力活动不足可能是老年肥胖的后果或仅参与了维持肥胖状态和发展而非特异的原因。
老年肥胖和棕色脂肪(BAT)功能异常有关。BAT它以其血管分布和富含细胞色素的浅棕色命名,主要分布在肩胛骨、心包和窦房结、主动脉和交感神经链周围,与产热有关B3肾上腺素受体(BB3AR)基因变异也与肥胖有关。B3AR主要在BAT通过其生热作用,促进脂肪分解,参与能量平衡和脂肪储存调节。
老年肥胖也与生长因素有关。脂肪组织肥大可由脂肪数量增加(增生)、脂肪细胞体积增加(肥大)或脂肪细胞同时增加(增生肥大)引起。幼年患者多为增生型或增生型肥大型,肥胖程度较重,难以控制。大多数成年患者都是肥大的。此外,研究发现,胎儿母亲营养不足,蛋白质缺乏,或出生时体重较低的婴儿,成年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也容易发生老年肥胖。
有一种观点认为,每个人的脂肪含量和体重都受到一定固有控制系统的限制和调整,称为调整点(Set Point)。老年肥胖者的调整点较高。这一理论可以解释肥胖者很难减肥,或者即使减肥也很难保持。调整点的具体环节尚不清楚。
简而言之,现代化、文明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减少老年体育活动,西方饮食结构,饱和脂肪酸增加,纤维素减少,加上城市生活压力营养失衡、遗传因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内分泌功能障碍可导致老年肥胖。
(二)发病机制
老年肥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有各种不同的原因,同一患者可能有几个因素同时存在。一般来说,如果卡路里摄入量超过人体消耗,无论多吃,或减少,或两者都会导致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