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功能:急性型者ALT,AST血清胆红素增多,血清蛋白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患者有ALP亚急性肝功能基本正常或轻度异常,慢性肝功能变化类似肝硬化

   

       2.血液学:急性血常规可增加白细胞,部分患者有多血症,表现为血细胞比容量和血红蛋白增加,亚急性和慢性患者,除显性红细胞增加外,一般无明显变化。

   

       3、腹水检查BCS时腹水蛋白浓度常达2.5~3.0g/L,也可低于此值,并发性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相应变化。

   

       4、超声检查:

   

       (1)腹部B超:腹部B超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正确诊断大多数患者,诊断符合率可达94.4%,根据本病所涉及的血管描述,常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①肝静脉变化:受阻的肝静脉可为一条或多条,其表现取决于梗阻程度和范围,具体表现为:

   

       A、肝段下腔静脉阻塞:肝静脉开口以上下腔静脉阻塞,肝静脉回流阻塞,肝静脉增宽,内径>1.0cm,管腔内血流淤滞,见“自发性显影”现象,CDFI:静脉血流方向和流速异常。

   

       B、膜阻塞:常位于肝静脉开口处,有膜样、条样回声、肝静脉内径增宽、肝静脉粗细不均匀、行走不规则、CDFI:血流紊乱紊乱,流速增快,频谱异常。

   

       C、栓形成:包括血栓和癌栓,肝静脉低-中等实质性回声,CDFI:肝静脉腔内无血流信号或血流逆转。

   

       D、外压性狭窄和闭塞:附近可见压迫性肿瘤,未受阻的肝静脉内径正常受阻的肝静脉代偿性扩张、腔内回声正常、血流通畅。

   

       ②下腔静脉变化:

   

       A、下腔静脉膜阻塞:肝段下腔静脉或右心房“线样”及“等号”管腔内也可见强回声“自发性显影”现象。

   

       B、栓形成:肝静脉腔低-中等实质性回声。

   

       C、外压性下腔静脉狭窄:是尾叶淤血明显增大所致。

   

       D、下腔静脉阻塞的共同表现:阻塞远段下腔静脉扩张程度不同,内径>2.4cm,CDFI:闭塞段无血流信号,狭窄处血流束变窄,充盈缺损,失去正常的三相波形态,取而代之的是高速湍流。

   

       (2)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超声对BCS有极其重要的诊断价值。

   

       ①如果肝静脉血流信号消失,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判断是否有血流信号。

   

       ②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判断血流方向。如果肝静脉逆向血流,下腔静脉入口也可能堵塞。

   

       ③肝静脉多普勒波变化,正常情况下,肝静脉血流为时相性,血流频谱随心动周期而变化,最大血流速度与最小血流速度的比例通常大于4.0,如果这种时相性变化消失,表现为平流或稳流,则表明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入口堵塞,但这种变化缺乏特征,肝硬化,81.3%可以出现类似的变化。此时,如果下腔静脉中下段血液反流,也可以诊断。

   

       5、CT检查:CT肝静脉、下腔静脉回流受阻是先天性异常或继发性肿瘤、血栓形成或其它因素,还可发现腹水、侧支循环建立等症状,CT下腔静脉隔膜检查不足,肝内支血管不如超声和MRI。

   

       (1)CT平扫:

   

       ①肝大,尤其是肝尾叶增大,与尾状叶直接回流下腔静脉有关。

   

       ②肝外周密度较低,尾状叶和肝左叶中心密度较高。

   

       ③可见腹水。

   

       (2)CT增强:

   

       ①增强早期尾状叶和肝左叶中心部分快速增强,以肝段下腔静脉为中心,呈扇形分布高密度,边缘模糊,然后表现相反,即外周部分延迟增强,尾状叶和肝左叶中心部分快速清晰,这与肝静脉回流阻塞、尾状叶和部分下腔静脉引流肝血流补偿有关。

   

       ②其特点之一是肝脏呈斑片状强化,区域或广泛密度不均匀。

   

       ③肝静脉不强化,肝静脉与下腔静脉连续中断,肝段下腔静脉、肝静脉栓塞,血栓形成显示腔内充盈缺陷,肝尾叶增大会导致肝段下腔静脉裂纹,阻塞端下腔静脉扩张为圆形,如果肝内支循环建立可显示扩张副肝静脉或侧支循环静脉支。

   

       ④肝外支静脉可显示扩张,如奇静脉、半奇静脉、腰升静脉等。

   

       6、MRI检查:MRI具有多平面、血管空气效应、无创特征,可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回流阻塞是先天性异常或继发性肿瘤、血栓形成或其他因素,也可发现腹水、侧支循环,有时识别慢血流和血栓形成困难,不能判断血流方向。

   

       (1)肝肿,肝信号变化,T2加权图像上尾状叶的信号强度低于其他组织,因为解剖上尾状叶的血流直接引流到下腔静脉。当肝静脉回流受阻时,尾状叶一般不受累或受累较轻。

   

       (2)肝静脉、下腔静脉形态异常、肝静脉狭窄或闭塞、肝静脉与下腔静脉不连接、肝段下腔静脉明显狭窄或阻塞,可显示下腔静脉隔膜和阻塞段,阻塞端下腔静脉扩张、血流速度减慢、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软组织高信号、矢状面、冠状面成像“逗点状”或“蜘蛛网”行走紊乱。

   

       (3)腹水伴发,T1加权图像上肝周围的低信号,T2高信号显示在加权图像上。

   

       (4)肝、椎间隙、腹壁静脉代偿性扩张低信号、奇静脉扩张。

   

       (5)能清晰显示下腔静脉和右心房的解剖结构,为本病诊断提供重要的术前信息。

   

       7、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很清楚BCS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是病变部位最重要的方法。

   

       (1)股静脉下腔静脉插管:当下腔静脉完全阻塞时,导管不能进入正常距离,逐渐向上阻抗,压力测量显著增加下腔静脉压;如有下腔静脉阻塞,需要通过颈静脉上腔静脉插管进行双向造影,可以清楚地显示膜结构的形状和阻塞距离的长度,此时,壁血栓形成可以在阻塞部位以下看到,更清楚地显示弯曲、扩张的腰静脉、腰静脉、脊柱前静脉、膈静脉和心包膈静脉,也可以看到血液流经奇怪的静脉,可以看到一两个肝静脉阻塞,阻塞下部扩张,或一个阻塞,另一个补偿扩张,也可以看到肝静脉之间的分流,如果没有下腔静脉阻塞,熟练操作的导管不能进入静脉,提示肝静脉阻塞。

   

       (2)肝静脉插管:肝静脉阻塞时,最好通过肝脏进行肝静脉插管测压造影。此时肝静脉压明显增加,注射造影剂可显示梗死部位、程度和形态。可见肝静脉之间的各种侧支循环将血液引流到右心房或反流入门静脉,肝内血管呈蜘蛛网状。这时,如果同时进行下腔静脉造影,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肝静脉的受累情况。

   

       (3)腹腔动脉和肠膜上动脉造影和间接门静脉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也可以明确诊断,通常可以显示狭窄的直肝动脉、高密度毛细血管影和门静脉血反流。

   

       8、99Tc肝扫描:99Tc肝扫描诊断BCS其特点是肝脏增大,形态异常,示踪剂聚集在充血肥大的肝尾叶中,呈“中央浓集”肝右叶情况下,肝右叶显减少,部分患者脾脏中度或重度显影增大。

   

       9、内镜检查:胃镜只能检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对BCS腹腔镜检查对诊断帮助不大BCS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镜下肝脏明显肿大,表面光滑,外观紫色。直视可明确诊断。

   

       10、肝活检:BCS肝组织可呈现特征性变化,只要临床症状排除心源性因素,肝活检一般可作出明确诊断,但检查不能确定阻塞性质、位置和范围,不能取代血管造影,有严重出血倾向和大量腹水,肝穿刺有一定风险,不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症状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治疗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病因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饮食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医院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