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外伤后交感性眼炎的潜伏时间,短短几个小时,长者可达40年以上,90%发生在一年内,最危险的时间是受伤后4~8周。尤其是睫状体或伤口内有葡萄膜嵌顿,或眼内有异物。
1.刺激眼睛:伤口愈合不良,口愈合不良,或愈合后炎症持续,顽固性睫状充血,急性刺激症状,眼底血,角膜后羊脂状KP,房水浑浊,虹膜变厚变暗。
2.交感眼:一开始有轻微的自觉症状,眼痛、畏光、流泪、视力模糊,刺激症状逐渐明显,睫状轻微充血,房水浑浊,细小KP,随着成形性炎症反应的发展,虹膜纹理不清晰,瞳孔缩小,虹膜粘附,瞳孔边缘结节,瞳孔锁定,玻璃体混浊,视乳头充血和水肿而定。周围的脉络膜可以看到细小的黄白色类似于玻璃膜疣病变,逐渐融合和扩大,并分布在整个脉络膜中。恢复期结束后,眼底留下色素沉着、色素脱色和色素紊乱,眼底可能出现日落和日落红色。
创伤后,受伤眼睛的葡萄膜炎症持续或加重,或静止后复发。潜伏期后,健康眼睛的另一侧也有相同性质的炎症,应考虑交感性眼炎。
根据交感眼炎的起始部位,一般可分为眼球前后两种临床表现。
1.眼前炎症 炎症始于早期,表现为畏光、流泪、视力模糊、睫状充血、睫状区触痛、羊脂状KP、Tyndall虹膜睫状体炎的症状和体征,如现象、虹膜纹理消失、瞳孔缩小等。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无效,可能会出现虹膜粘连、瞳孔闭锁或膜闭合,甚至在虹膜表面和膜闭合处出现新的血管。
2.后期眼球炎症 炎症始于后期,患者主诉视力明显下降,伴有闪光、低视或视力变形。前一段没有明显变化,或者只有少数灰白色KP、Tyndall现象呈弱阳性。玻璃体有不同程度的灰尘。
视网膜炎和交感渗出性脉网膜炎是眼底镜下常见的两种不同变化。
(1)交感性播散性脉络膜视网膜炎(sympathetic disseminated choroidoretinitis):赤道附近散落的圆形黄白色渗出物大于玻璃疣,但不超过视网膜中央静脉一级分支管径的2倍,其表面及周围视网膜无明显异常。渗出点在2~3周可自行消失,新斑不断出现。色素晕轮常出现在边缘和中心。
黄白斑处,FFA造影早期为弱荧光,然后荧光泄漏为强荧光斑,晚期荧光斑继续存在,提示组织着色。渗出点消失后,病变部位看到荧光,色素沉着部位被荧光屏蔽。
(2)交感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sympathetic exudative choroidoretinitis):起初,黄斑中心反射消失,视网膜灰白色水肿、浊度或放射性褶皱。然后水肿的范围迅速扩大,边缘可能有不同大小的黄白色渗出病变。视盘充血、视网膜血管,特别是静脉充盈和迂回。在短期内,炎症进入高峰,所有的视网膜都水肿,失去了固有的透明度,变成了灰白色。视网膜脱离可以在眼底看到,严重的是半球形隆起,没有裂缝,即渗出脱离。随着炎症的逐渐下降,视网膜下的渗出物逐渐被吸收,从自己的复位中分离出来,留下黄色和白色的线性疤痕或无痕迹。视网膜水肿消失后,黄斑有小色素斑点,眼底其他部分可以看到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色素沉着和脱色斑点,相当于炎症高峰期的脉络膜渗出病变。严重时,由于色素上皮层和脉络膜中的色素被破坏,整个眼底在日落时呈红色,称为日落眼底。
FFA背景荧光期可以看到极端分散在荧光泄漏点后,包括视盘周围,迅速扩展和增强,并整合成大的强荧光。如果有渗透性视网膜分离,染料进入渗出物,整个分离区域呈强荧光。炎症消退后,FFA荧光屏蔽斑块可以看到荧光和色素的荧光。
交感性眼炎,无论炎症发生在眼睛的前节还是后节,最终都会相互影响,但严重程度不同。事实上,同时发病的人并不少见,只是因为前节炎症使眼底看不见。
白发、脱发、皮肤脱色斑、耳鸣、耳聋等全身性疾病发生在交感性眼炎患者中。
严格地说,交感性眼炎的最准确诊断必须有病理组织的基础。然而,这种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眼病,会导致眼睛失明。为了及时抢救,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不能因等待病理检查结果而延误治疗。此外,当刺激眼睛仍然保持一定的视力时,也不容易去除眼睛。因此,当渗透性创伤性眼炎继续存在时,一旦眼睛出现畏光、眼泪、视觉疲劳等症状,应立即进行检查。如果裂缝灯显微镜和眼镜下没有阳性体征,则没有特殊的病理意义,但也应每天或每天检查几次,特别是在受伤后8周内,我们需要高度警惕交感性眼炎的发生。相反,如果发现前后葡萄膜炎症状,可以进行交感性眼炎的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