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是怎么引起的    

       肝豆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异常,致病基因位于第13号染色体长臂远端。

   

       二、发病机制

   

       一、发病机制

   

      缺陷基因位于染色体13q14。3,基因产物为P型铜转运ATP酶,基本的生化病变是铜排泄障碍,导致铜沉积在体内各种组织中。正常人每天从饮食中摄入的铜大约是1~5mg,其中约40%血浆被肠道吸收,迅速运输到肝脏,在肝脏中合成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正常时血浆铜约95%铜蓝蛋白以铜蓝蛋白的形式存在,少量铜和白蛋白松散结合。铜蓝蛋白是一种α-球蛋白是肝铜转运的主要载体,是合成各种铜酶的铜供应商,细胞色素C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多巴胺β羟化酶含有铜,正常儿童血浆中铜蓝蛋白的含量为200~400mg/L(20~40mg/dl),2小于一个月的婴儿略低,体内的铜主要通过胆汁从粪便中排出,尿液中的铜很少。当肝豆核变性时,铜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

   

       (1)胆汁排铜明显减少,间接计算患者胆汁排铜量仅为普通人20%~40%;

   

       (2)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率下降。由于血液中铜蓝蛋白的减少是该病的主要表现之一,肝脏合成铜蓝蛋白障碍是其基本生化缺陷,进一步研究证明,HLD血清铜蓝蛋白前体血清铜蓝蛋白-脱辅铜蓝蛋白(未结合铜)不低,只减少全铜蓝蛋白与铜元素的结合,因此,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力下降,而不是肝脏合成铜蓝蛋白的能力下降,可能是本病的基本缺陷之一,由于胆汁铜排出障碍,体内铜代谢呈正平衡,肝铜增加,铜逐渐积聚在肝脏中,铜从血液循环转移到体内各种组织,逐渐沉积在大脑、肾脏、角膜中,也可能沉积在血细胞、骨关节等组织中,过量的铜对组织有毒作用,破坏细胞线粒体、过氧化物小体、溶酶体等结构,造成细胞损伤,此外,铜代谢异常也可能影响铁代谢,血浆中铁结合球蛋白减少。

   

       (3)本病的发病和病程与铜在体内的积累过程有关,可分为以下阶段:第一阶段为无症状期,铜在肝脏积累,直至达到中毒水平,铜主要分布在肝细胞中,与金属硫蛋白有关(metalthionein,MT)当蛋白质结合时,第二阶段是肝损伤期。铜在肝脏中积累超过中毒水平。部分铜释放到血液循环中,沉积在肝外组织器官中。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和肝硬化与慢性肝炎的过程相似;少数患者进展迅速,可能发生急性甚至急性重型肝炎等病理变化,并伴有急性血管溶血。第三阶段是肝外症状期。铜在肝外组织器官的积累达到或超过中毒水平,并出现相应的症状。

   

       病理变化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是怎么引起的    

       (1)肝脏:肝硬化,亚急性黄肝萎缩,电镜下肝细胞内线粒体异常。

   

       (2)脑:病变主要在基底节,尤其是壳核、皮质、丘脑、红核、黑质、脑桥。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症状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治疗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病因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饮食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医院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