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1.有严重创伤史,如高空坠落、头颈肩背部重物打击、塌陷、交通事故等。
2、病人感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扪及局限性后突畸形。
3.由于腹膜后血肿刺激植物神经,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要鉴别腹腔器官损伤。
二、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反射和括约肌以及植物神经功能受损。
三、感觉障碍
平面以下的疼痛、温度感、触觉和本体感减弱或消失。
四、运动障碍
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段以下为软瘫,反射消失。休克期结束后,如果脊髓横断,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加、肌腱反射亢进、髌骨阵挛、踝骨阵挛和病理反射。
五、括约肌功能障碍
脊髓休克期表现为尿潴留,是由膀胱迫尿肌麻痹形成无张力膀胱引起的。休克期结束后,如果脊髓损伤高于骶髓平面,可形成自动反射膀胱,残尿少于100ml,但不能随意排尿意排尿。如果脊髓损伤平面在园锥骶髓或骶神经根损伤,就会出现尿失禁。膀胱排空需要通过增加腹压(用手挤压腹部)或导管排空尿液,大便也会便秘失禁。
六、脊髓损伤不完全
当平面远侧脊髓运动或感觉仍部分保存时,称为不完全脊髓损伤。临床上有以下类型:
1、脊髓前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独立运动和疼痛消失。由于脊髓后柱无损伤,患者的触觉、位置感、振动感、运动感和深压感完好无损。
2、脊髓中央损伤:颈髓损伤常见,表现为上肢运动丧失,但下肢运动功能或上肢运动功能丧失明显严重于下肢,损伤平面肌腱反射消失,损伤平面以下肌腱反射亢进。
3.脊髓半侧损伤综合征(Brown-SequardsSymdrome):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疼痛温度感消失,同侧运动功能、位置感、运动感和两点识别丧失。
4、脊髓后损伤:表现损伤平面以下深感、深压力感、位置感丧失,疼痛温度感和运动功能完全正常,多见于椎板骨折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