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幼儿期是人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心理是否健康发展,将会对他们以后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重要影响,幼儿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那我们要如何幼儿心理健康,促进幼儿心灵成长呢?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动机
孩子在活动中不断产生需要和满足需要,但也有受挫的时候。所以,孩子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处理动机冲突的简单技巧,以协调动机需要与现实的反差,保持平衡的心态。
自我意识
孩子的自我意识虽不成熟、不稳定,但对其人格发展和行为适应影响很大。孩子通常是通过成人的评价和态度,通过与同伴的比较,通过在游戏与交往中的成败来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行为与情绪。自我意识不强的孩子,对挫折、冲突缺乏性和处理技巧,往往造成任性执拗、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等情绪和行为障碍。所以,应该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情绪
焦虑、恐惧的情绪会对孩子心理健康起到消极作用。焦虑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夸大自己的失败,常处于紧张与不安之中。恐惧会使孩子产生剧烈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度的焦虑严重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是守护幼儿心理健康的关键
孩子的精神心理与家长的行为密切相关。家长教育孩子需从自身做起,榜样。首先在压力之下家长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良情绪转移给孩子。尝试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如画画、讲故事等,向孩子讲解疫情,并告诉他们减少外出、戴口罩等,都是为了保护自己,让自己不受病毒的侵害。
在生活中,家长不要总是上网或玩手机,尽量理解孩子在疫情中因种种原因产生的负面情绪,与孩子平等沟通,倾听孩子的诉说,在已经产生亲子冲突后,学会科学地处理和应对。当因隔离等原因无法与孩子共同生活时,多与孩子通过视频和交流。
孩子的精神心理状态变化,既不过度担忧,也不要视而不见。如果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应及时干预。通过有效的亲子沟通交流和及时的心理疏导,大部分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可以或缓解的。如果问题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则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和治疗。
怎样进行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
1.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小孩子只要家长在身边就会想着去依赖家长。
所以在做每件事前应该要让孩子养成思考的好习惯,三思而后行,让他自己做事。
鼓励孩子自己去接触新鲜的事物,多和同龄人交流沟通,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2.锻炼孩子对问题的判断能力教育孩子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他什么事是对的,什么事是错的不能去做,要帮助孩子学会,并且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
在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家长并不是直接帮孩子解决,而是在旁边帮助或者引导解决,这也是锻炼孩子应变能力的一种方法。
3.多鼓励孩子很多时候家长往往比较经常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打骂孩子,而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问题。
要引导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存在的缺陷,要对孩子正面教育,就算孩子犯错后,指正后要多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有信心去面对下一次。
上一篇:成都专业儿童心理干预
下一篇:成都儿童心理医生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