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中医称心理疾病的治疗为“意疗”,中医常用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如下:
一、假借针药疗法:指用针灸或药物用言语诱导,消除致病心理因素,本质上属于暗示疗法。
改变环境治疗:患者因环境而发生心理变化,改变生活环境会使患者好转。
三、缓解心因治疗:指对症治疗,“心脏病也需要心医”,找出病因,重复生病的环境和事件,让患者消除疑虑,面对事实,心脏病可以治愈,如典故。
4.气功吐纳疗法:气功疗法是一种自我有意识地放松身体、安静思维、保持丹田、调整呼吸,实现心理和生理活动的自我调整,预防和控制身心疾病的疗法。它是中国一种独特的综合性和传统的心理治疗,包括西方心理治疗的许多理论和方法。
5.情胜疗法:根据五行之间的相互限制,用一种情绪来纠正相应的胜利情绪,有效地调节由这种情绪引起的疾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6、抑情顺理法:指医生用言语或行为缓解患者疑虑,使患者通达致病和治愈的原则,坚持自我抑制病态心理,达到治愈的目的。
7.情绪治疗相反:是指先区分病态情绪的阴阳属性,然后试图使患者产生相反属性的情绪来限制病态情绪。
8.激情刺激疗法:用言语或行为突然刺激患者的某种心理产生,使其处于压力状态,从而纠正病情,消除病情。
9.语言开导疗法:指依靠医生的威望,用言语开导影响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此外,还有行为诱导治疗、动作姿势治疗、厌恶反射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