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血栓阻塞性脉管炎病因虽尚不清楚,但临床表现较显着,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对疾病作出明确诊断。
其临床特点是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博动减弱或消失,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严重者可发生肢端溃疡或坏死,易发生于男性青壮年,女性罕见,多发生在寒冷季节,病程延迟,病变往往从下肢开始,逐渐发展到足部、小腿,单独发生在上肢、脑、心、肾等部位。
1.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吸烟者,绝大多数是下肢受累。
2.肢端发冷,怕冷,麻木,疼痛,然后间歇性跛行,最后发展为静息痛,尤其是夜间。
3.肢体皮肤呈紫红色或苍白,皮肤温度下降,皮肤干燥,小腿肌肉萎缩,脚趾或脚溃疡和干坏疽,可伴有游走性浅静脉炎、足背动脉和(或)胫骨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位置试验呈阳性,即肢体末端苍白,下垂潮红或发绀。
4.免疫球蛋白增加,抗动脉抗体阳性,有助于诊断、肢体分段压力测量、动脉波形分析、皮氧分压测量、皮肤温度测量、肢体红外热图像检查,有助于判断闭塞部位和病变程度,动脉造影显示病变分段分布、受累段狭窄或闭塞。
上述症状均由多种原因引起血栓阻塞血管,因此治疗方法可通过药物扩张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