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1.急性蜂窝织炎 是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其临床特征如下:
(1)致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
(2)图像显示皮下组织增厚,脂肪组织密度增加,伴条索状增强不规则,伴或不伴有皮下和浅筋膜积液,深层结构正常。
(3)坏死性筋膜炎MRIT2 加权像显示,深筋膜多为均质性清圆顶状高信号区,无并发症的感染性蜂窝织炎为坏死性筋膜炎T2加权像高信号圆顶区域较小较薄,境界不清。
(4)大多数急性蜂窝织炎病例只能用抗生素治愈,坏死性筋膜炎应用抗生素疗效不明显,多需手术治疗,术中筋膜苍白坏死呈旧棉絮状,韧性差,但肌肉无坏死或疲劳不明显,皮下组织广泛损伤或坑坏死,潜入皮肤边缘。
由于急性蜂窝织炎的致病菌、病理和临床特征相似,特别是厌氧菌(厌氧链球菌、肠球菌、拟杆菌、非梭状芽孢杆菌等)引起的急性蜂窝织炎,病变蜂窝组织、筋膜和皮肤也可发生坏死,也具有传播迅速、不易限制的特点,全身症状严重,脓臭,体检也扭曲发音,与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临床上很难通过物理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来识别。诊断的目的是确定治疗方案。虽然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可能会得到部分识别依据,但识别依据的意义和确定治疗方案的价值将大大降低,因为坏死性筋膜炎必须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因此,对于疑似坏死性筋膜炎难以排除急性蜂窝织炎的诊断,应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并通过组织活检进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免延误手术后果。
2.气性坏疽 是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主要发生在肌肉组织广泛损伤患者,腹壁切口较少,表现为皮肤水肿、紧张、苍白、紫黑色、大小不同,主要是广泛的肌肉坏死;局部和全身症状严重于坏死性筋膜炎,进展更快;大量革兰染阳性粗大杆菌、白细胞计数减少,X检查伤口肌群之间的气体。
3.肌炎和非坏疽性肌肉坏死 主要由肌肉之间的软组织感染引起,其特征是:明显的肌肉疲劳、疼痛、感觉过敏、全身中毒迹象;血液中有肌酸酐磷酸激酶,血有球蛋白。CT表明肌炎受累肌肉增厚,伴有或不伴有不均匀强化,肌肉坏死表现为低密度区或肌肉断裂。MRI的T2加权图像显示化脓性肌炎病变肌肉纺锤状或圆形边界清晰的高信号区域。坏死性筋膜炎肌肉受累是继发性的,由原发性筋膜感染扩散到邻近肌肉,筋膜和软组织变化后形象变化。
4.腹膜炎等其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