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一)病因
小肠脂肪瘤主要来自肠壁粘膜下层,一般不会长得很大,外观与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瘤一样,由成熟的脂肪组织组成。
(二)发病机制
1.好发部位 小肠脂肪瘤是回肠最常见的部位。国内好发部位的顺序是回肠(50%~60%)、空肠(23.8%)、十二指肠(13.2%);国外有回肠、十二指肠、空肠。近屈韧带近端空肠,近盲端回肠是小肠脂肪瘤的好发部位。
2.病理 小肠脂肪瘤主要来自肠壁粘膜下层,突出到肠腔,如息肉或蘑菇伞,部分可有蒂,体积小;也可发生在浆膜下,突出在肠壁外,体积可达到很大。肿瘤可以是单一的或多个的,如息肉分布在整个小肠中,息肉之间只有几厘米的距离。脂肪瘤的生长方式有四种形式:单发有限的肿瘤、多发和分散的肿瘤、多发性脂肪结节和脂肪组织浸润在粘膜下层而不形成肿瘤样结节。小肠脂肪瘤由成熟的脂肪组织组成,呈球形,呈黄色和柔软的有限肿瘤,有一个完整的非常薄的结缔组织外膜。肿瘤表面可形成侵蚀、坏死或浅溃疡。切割的剖面可以隆起,组织叶片大小不规则,呈浅黄色,有油光泽(图1)。
镜下结构很难区分正常的脂肪组织。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包膜。活检只有一个组织,很难做出正确的诊断。必须参考一般标本的观察。肿瘤成分主要是大小相同的成熟脂肪细胞,有时有黄色肿瘤样的肿瘤细胞或多或少不规则分布的结缔组织间质。肿瘤附近的肠壁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炎细胞浸润(图2)。
3.根据小肠脂肪瘤的发病部位和生长方式,病理分型 可分为四种类型:
(1)腔内型:这种脂肪瘤在粘膜表面有限生长,突入肠腔,部分可有蒂。这种类型最常见,占90%以上。容易发现肠腔阻塞、肠套叠、出血等并发症,体积相对较小。
(2)腔型:所有生长在腔外的人都属于这种类型。自浆膜下常见的脂肪瘤较少,有人统计占3.2%。浆膜较小的外生性脂肪瘤易引起肠扭转、疼痛、阻塞等症状。
(3)肠壁间型:肿瘤不突出肠腔内外,仅在肠壁内,约占5.5%。这种类型的脂肪瘤小,圆形或椭圆形,症状较少,肠壁间脂肪瘤呈环形生长,容易引起肠狭窄和阻塞。
(4)混合型:上述三种情况的不同组合。由于不同情况的混合,这种脂肪瘤的症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