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一)病因
IFN-γR1基因定位于6q23~24,包括7个外显子:外显子1~5编码IFN-γR1外显子6为转膜区,外显子7为细胞内区。IFNGR1基因转录产物为IFN-γR1或α链。已发现的IFNGR1基因突变包括外显子3116位核苷酸突变(TCA→TAA),外显子2的131位C外显子2107位4核苷酸(TTAC)插入,外显子3的拼接突变(G→A)。
此外,INFGR2由基因突变引起IFN-γR2分子表达障碍阻止了细胞内的信息传递STATS磷酸化水平。IL-12亚单位p40遗传缺失IL-12活性下降。IL-12明显阻碍受体缺陷IFN-γ巨噬细胞和介导T细胞免疫功能。这些基因突变的临床表现和干扰素-γ类似于受体缺陷病。
(二)发病机制
IFN-γR1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广泛存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刺激吞噬细胞分泌IL-12、IL-18和IFN-γ,诱导Th1细胞分化,促进CTL杀伤BCG和NTM。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也可以直接抑制BCG和NTM。因此,IFN-γ是抗NTM和BCG关键因素。
IFNGR1基因突变,IFN-γR1(α链)表达缺陷,阻碍上述杀伤机制,造成严重情况NTM感染或传播B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