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病原体治疗。
以前常用戊烷胺(pentamidine isothionate)100~150mg/(m2·d)或4~5mg/(kg·d),肌注10~14天。也可以吸入气雾,早期使用,至少60%儿童可以治愈,但大约一半的儿童可能有严重的不良副作用,如局部无菌脓肿、皮疹、低血压、恶心、呕吐、头晕、低血糖、低血糖、低钙、巨幼红细胞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等。
目前甲氧嘧啶是首选药物(TMP)20mg/(kg·d)甲基异唑加磺胺(SMZ)100mg/(kg·d),服用两次,服用两周,疗效与戊烷胺相似,但不良副作用较少,表现为皮肤过敏和胃肠道反应。也有人提倡SMZCo100mg/(kg·d)2周后减半,再用两周,再减1/4连用2月,效率达到75%,此药可作为化学预防剂,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高危患儿中预防此病,其剂量为TMP5mg/(kg·d)和SMZ25mg/(kg·d),每周口服2次或3天,停4天,连续6个月。
支持疗法包括肌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可以增强免疫力。必要时吸氧。如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过程中发生此病,则需减量或停药。为预防此病在高危患儿中交叉感染,最近主张执行呼吸道隔离,直至治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