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隐藏的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没有症状。一旦发现驼背、身材矮小或骨痛,就经常发生骨折。因此,临床症状不能诊断,疼痛的严重程度可用于判断治疗效果。

       1.骨痛 骨质疏松症的骨痛通常是由小梁骨的轻微骨折引起的。当姿势发生变化时,肌肉和韧带会拉扯,因此可能会出现起坐痛、前屈后伸痛、行走痛、翻身痛和卧位痛。疼痛程度通常用四级评分法反映,0分为无痛,1分为有时疼痛,2分为频繁疼痛,但可以忍受,3分为难以忍受的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

       2.驼背或身材变短 当脊柱出现压缩性骨折时。

       3.局部压痛或敲击痛 其特点是不伴有局部红肿和发热。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早期可诊断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骨矿含量是1994年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标准WHO骨密度被重新制定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1.正常骨量 BMD或BMC比年轻成年人平均水平低1个标准差。

       2.骨量减少 BMD或BMC比年轻成年人低1~2.5个标准差。

       3.骨质疏松症 BMD或BMC平均低于年轻成年人2.5标准差或以上。

       4.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确定的骨质疏松症) 符合上述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伴有一处或多处脆性骨折。

       我国专家认为,以骨量损失平均值2.5标准差不利于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失去两个标准差为诊断标准更适合我国国情。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状

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

绝经后骨质疏松病因 绝经后骨质疏松饮食
绝经后骨质疏松医院 绝经后骨质疏松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