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一、病因
小脑共济失调(cerebellarataxia,CA)近年来,一些亚型基因被克隆和测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AG)重复序列动态突变,复制数逐代增加为致病原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具有遗传异质性,最具特征性的基因缺陷是扩展CAG多聚谷氨酰胺通道重复编码三核苷酸,功能不明蛋白(ataxins)发现在神经末梢P/Q型钙通道α1A亚单位;其他类型的突变包括CTG三核苷酸(SCA8)和ATTCT五核苷酸(SCA10)重复序列扩展。在许多情况下,这种扩展片段的大小与疾病的严重性有关,发病年龄越小,病情越严重。
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FRDA)9号染色体长臂(9号染色体长臂)q13-12。1)frataxin基因非编码区GAA由于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张,正常GAA患者异常扩张不到42次(66次)~异常螺旋结构的形成可抑制基因转录。
二、发病机制
小脑共济失调(ADCA)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小脑、脊髓和脑干变性,又称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根据临床特征和基因定位SCA1~21种亚型。
SCAs基因突变改变蛋白的性质,使之无法被正常加工,异常加工的片断与一种参与非溶酶体降解的缺陷蛋白泛素(ubiquitin)结合蛋白酶体(protease)的复合体形式转运至核内,推测这种核内蛋白聚集可影响细胞核的功能。每种SCA例如,亚型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中,有不同的大小和基因突变部位,SCA1基因位于染色体6q22-23基因组跨度450Kb,cDNA长11Kb,由9个外显子组成,编码816个氨基酸残基ataxia-蛋白质位于细胞核,CAG突变位于8号外显子,扩增拷贝数为40~83,正常人为6~38。SCA3(MJD)是中国最常见的SCA基因位于14的亚型q24。3-至少有4个外显子,编码960个氨基酸残基ataxia-分布在细胞质中的蛋白质,CAG突变位于4号外显子,扩增拷贝数为61~89,正常人为12~41。
尽管SCA基因突变机制共同,导致各亚型临床表现相似,但仍存在差异,如一些伴眼肌麻痹,一些伴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理损伤部位和程度不同,表明除多聚谷氨酰胺毒性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
SCA小脑、脑干变化主要是小脑、脑干和脊髓变性和萎缩,但各种亚型也有其特点,如SCA一是小脑、脑干神经元丢失,脊髓小脑束和后索受损,很少涉及黑质、基底核和脊髓前角细胞;SCA以下橄榄核、脑桥、小脑损伤为重;SCA3主要损伤脑桥和脊髓小脑束;SCA7的特征是视网膜神经细胞变性。
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FRDA)基因产物frataxin蛋白质存在于脊髓、骨骼肌、心脏和肝脏骨骼肌、心脏和肝脏,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反复扩张越多,发病年龄越早。肉眼可见脊髓变细,胸部明显;后索、脊髓小脑束、皮质脊髓束变性、后根神经节和Clarke柱神经元丢失,周围神经胶质增生,脑干、小脑和大脑受轻伤。心脏因心肌肥厚而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