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淋巴病的治疗方法如下:
一、治疗
1.病原体治疗
(1)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也就是酸乙胺嗪(海群生,hetrazan),本产品不能直接杀死体外的微丝虫,但对于感染丝虫的人或动物,它可以迅速清除血液中的微丝虫。它比班氏更快、更完整。当使用大剂量或长疗程时,也可以杀死成虫。经过三个疗程的间歇性药物治疗,微丝虫阴转率,班氏可以达到90%~99.8%,马来达96.3%~100%;班氏为结节出现率30%~40%,马来为50%以上。
(2)呋喃嘧啶酮(furapyrimidone):它是1979年中国合成的抗丝虫病药物。它对班氏丝虫成虫和微丝虫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副作用与乙胺嗪相似。本产品为肠溶片,剂量20mg/(kg·d),一个疗程分为2次或3次,连服7天。
(3)伊维菌素(ivermectin):成人100~能有效清除班氏微丝虫200μg/kg体重、单剂或连续2天口服。短期内清除班氏微细菌比乙胺嗪更有效,但持续时间不同。对马来微细菌的影响较差,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发烧、厌食等。
对症治疗
(1)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精索炎、睾丸炎的治疗:可参照乙胺嗪治疗时的局部反应治疗。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下肢。也可以使用泼尼松或复方乙酰水杨酸(复方阿司匹林)。如有继发性细菌感染,应使用抗菌药物。
(2)象皮肿的治疗:下肢象皮肿的治疗可采用干燥疗法,患肢可采用辐射热或微波透热。干燥后,用弹性绷带包扎一次/d,前者1h/次,一个疗程20次,下一个疗程休息半个月;后者30min/次,15次为一个疗程,休息2个月,进行下一个疗程。在烘焙和休息期间,应在白天用弹性绷带包扎患肢,并治疗2~3个疗程。足癣患者应使用抗真菌治疗来控制感染。在烘焙治疗的同时,用小剂量长疗程乙胺嗪治疗可以防止流火。对于少数巨型下肢皮肤肿胀,可采用大面积全皮移植和压力包扎。
(3)乳糜尿的治疗:乳糜尿初发时,应平卧休息,并采用适量的脂肪及蛋白质的饮食。可用中链油(中碳链甘油三酯,MCT)替代普通食用油。长期休息或内科长期治愈后仍排出乳糜尿的人可以考虑1%~2%硝酸银灌注或手术治疗。乳糜血尿者可酌用止血药。
(4)鞘膜积液治疗: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疗效满意。一般术后应给乙胺嗪3g治疗1~2个疗程,作为病原体治疗。
二、预后
丝虫病对生命威胁不大,早期及时治疗可治愈,但反复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和象皮肿可影响劳动力,继发性细菌感染可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