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查普治 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流行区1岁以上人群进行普查。有症状或无症状的患者,或阴性但有典型丝虫病史和体征的患者,应进行普治。在丝虫病和高流行(5岁以上)服用乙胺嗪或乙胺嗪盐。全民服用乙胺嗪剂量为:班氏丝虫病3g治疗(3天或5天)4.2g疗法;马来丝虫病0.5~1.0g,1第二年重复一次或两次分服。

淋巴丝虫病应该如何预防?

       WHO 1999年推荐的群体防治淋巴丝虫病:①阿苯达唑600mg加伊维菌素400μg/kg体重或加乙胺嗪6mg/kg体重,1次/年,连续5~6年;②0.2%~0.4%防治药盐1~2年,能有效控制淋巴丝虫病的流行。

       2.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是灭蚊。“灭早,灭小,灭”原则。灭蚊地区,重点是大多数农村地区。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清洁畜舍,填补洼地。在蚊子栖息地较多的地方,用药物喷洒。结合农业生产、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控制稻田内幼虫。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淋巴丝虫病症状

淋巴丝虫病治疗

淋巴丝虫病病因 淋巴丝虫病饮食
淋巴丝虫病医院 淋巴丝虫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