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房颤最大的危害是中风。据统计,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风发病率正常。5.6瓣膜病房中风发生率为正常人17.6而且房颤引起的中风后果往往更严重。
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是房颤患者预防房颤中风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我国房颤患者多,中风比例高,但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比例仅为21%,原因是许多患者由于高血压或其他原因无法忍受或不愿服用抗凝剂。新的抗栓治疗——左心耳阻塞已成为这些不能服用抗凝剂的新选择,可以从源头上拦截血栓形成。今天我们将看看左心耳阻塞是什么。
1.为什么要堵左心耳?
左心耳是从左心房伸出的耳状小囊。房颤时,左心耳容易形成血栓形成。据研究,房颤患者90%上述血栓形成都来自左心耳。所以,只要左心耳堵塞,不让它继续成为血栓形成的温床,血栓形成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吗?这就是左心耳阻塞的原理。
2、左心耳封堵的过程是什么?
研究表明,非瓣膜房颤患者90%上述血栓形成来自左心耳。左心耳阻塞是一种微创手术,利用大腿上的股静脉作为手术通道。通过血管导管可以将阻塞器输送到左心耳,完成安置固定阻塞器将像一把伞,阻塞左心耳,即使术后血栓形成甚至脱落,也可以阻塞左心耳,避免血栓形成,消除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隐患。整个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术后只需短期口服抗凝剂,避免长期抗凝剂带来的出血风险、生活不便和经济负担。
3、哪些患者适合左心耳封
就适应症而言,最适合有中风史或高出血风险的患者,以及一些对抗凝药物不耐受或不愿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您可以选择接受微创干预左心耳阻塞,以降低房颤中风的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的实施必须由多学科高级专家充分评估。
手术有风险吗?
任何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左心耳阻塞也不例外。主要风险有:心包积液或心脏压塞、空气或血栓塞、堵塞脱落、血管损伤等,虽然发生率低,但术前应充分评估,手术应尽可能温和,尽可能降低风险。
目前己有多个国际临床研究证明了左心耳封堵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疗效甚至优于口服华法林。左心耳封堵可以使中风/栓塞/心血管死亡率降低40%,心血管死亡率低了34%,心血管死亡率降低了60%!换句话说,在适当的患者中,左心耳堵塞≈抗凝。左心耳堵塞可有效降低房颤栓塞的可能性,是不适合长期抗凝和转律失败的患者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