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症治疗的注意事项?

西药治疗    
      1.血浆或白蛋白,提供与胆红素相连的白蛋白,可减少游离非胆红素,预防胆红素脑病。25ml/次静脉注射(100ml血浆中含有白蛋白3g,1g蛋白质可以与胆红素结合而不是胆红素8.5mg)或白蛋白lg/kg加25%葡萄糖10~20ml每天静脉滴注1~2次。   
      2.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预防抗原和抗体反应,减少溶血;并能促进肝细胞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与胆红素的结合。1~2mg/kg每天口服三次或氢化考地松6~8mg/kg或者每天都有地塞米松1~2mg加10%葡萄糖100~150ml静脉滴注。疑似感染者在有效抗感染药物的控制下慎用。   
      3.酶诱导剂能诱导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不结合胆红素。苯巴比妥可以增加Y促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入。苯巴比妥每天5~8mg/kg,尼可杀米每日100mg/kg,三次口服。因为需要药物。2~3天才出现疗效,故要及早用药。两药同用可提高疗效。   
      4.葡萄糖和碱性溶液,葡萄糖可以为儿童提供热量、营养心脏、肝脏、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以减少代谢性酸中毒。当酸中毒时,血脑屏障是开放的,可以增加胆红素进入脑组织的数量。应及时输送碱性溶液,纠正酸中毒,预防胆红素脑病。碳酸氢钠剂量(mEq)=碱剩余×体重(kg)×0.3。 
中药治疗    
      中药可退黄,体外试验可抑制免疫反应。常用的处方有:
      1.三黄汤 黄芩4.5g,黄连1.5g,制大黄3g。   
      2.茵陈蒿汤茵陈1.5g,栀子9g,制大黄3g,甘草1.5g。   
      3.消黄利胆冲剂 茵陈9g,栀子3g,大黄3g,茅根10g,金钱草6g,茯苓6g。   
      其中一个可以选择上述三方,每天服用1剂,分次在喂养前服用。还有制成静脉输入剂的应用者,疗效比口服者快。 
光疗    
      1、光疗原理    
      在光和氧的作用下,脂溶性胆红素氧化成为水溶性产物(光-氧化胆红素,即双吡咯)可以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从而降低血清不与胆红素相结合的浓度。胆红素的吸收光带是400~500毫微米,尤其是在420~440毫米波长时间分解最强,蓝色荧光波长主峰425~475蓝色荧光灯主要用于毫微米之间的治疗。近年来,有报道称绿光退黄效果优于蓝光。
      2、光疗及注意事项   
      让孩子裸体睡在蓝光箱中央,光源距婴儿体表50 cm,两只眼睛和外生殖器用黑布或黑布覆盖。箱周温度应保持在30~32℃,每小时测量一次肛温,保持体温36.5~37.2℃之间。光照时间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可连续照射24~72小时。   
     光疗对胆红素的结合作用很弱。血清结合胆红素 >64.8μmol/L (4mg/dl)、当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时,光疗后胆绿素的积累会使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因此,胆红素增加或肝功能受损的儿童不应进行光疗。 
换血    
      1、换血目的    
      改变出血过敏性红细胞和抗体,防止进一步溶血;降低血清非胆红素浓度,预防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预防心力衰竭。   
      2、换血指征    
      (1)产前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心力衰竭、脐血红蛋白 120g/L    < 120g/L    
      (2)脐血胆红素> 59.84~68.4μmol/L (3.5~4mg/dl),或6小时后出生102.6μmol/L(6mg/dl),12小时达205.2μmol/L (13mg/dl)    
      (3)生后胆红素已达到307.8~342μmol/L(18~20mg/dl)、早产儿胆红素达273.6μmol/L(16mg/dl)者    
      (4)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者。   
      3、血清选择    
      ABO溶血症用AB型血浆,加O混合型红细胞后的血液。Rh溶血症应有ABO同型(或O型),Rh阴性肝素化血。血源应为3天内的新鲜血液。   
      4、血量和速度    
      常用的换血量为85ml/kg,大约是婴儿全血的两倍。每次抽出和注射的血量为10~20ml,重病轻抽注10ml。速度要均匀,每分钟左右10ml。换血后可进行光疗。减少或避免再次换血。
1.血液交换操作复杂,易发生感染、血容量变化、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必须谨慎。   
      2.在药物方面,主要目的是降低血清非胆红素,预防胆红素脑病。中西医可联合使用。   
      3.严重贫血常发生在出生后2个月内,应注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复查。70g/L,可少量输血。可口服铁剂治疗轻度贫血。< 70g/L,可小量输血。轻度贫血可口服铁剂治疗。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新生儿溶血症状

新生儿溶血治疗

新生儿溶血病因 新生儿溶血饮食
新生儿溶血医院 新生儿溶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