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一)治疗
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前者包括适当的休息、加强营养和抗结核药物治疗。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氨基水杨酸钠等,其中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疗效好,副作用少,常作为治疗结核的一线药物。因为链霉素是第一个Ⅷ对脑神经损伤较大,应谨慎使用。药物治疗应遵循早期、联合、足量和全过程的原则,整个疗程不少于9~12一个月。每天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使用,并用4~8每周更换其中一种药物,以便交替使用。局部治疗主要包括受影响肢体的制动和手术治疗。通常采用皮肤牵引或石膏固定,使受影响肢体保持功能休息。疼痛和肌肉痉挛明显缓解后,可进行适当的功能练习。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如病变清除、滑膜切除、关节融合、脊髓减压、截骨矫形等。通常根据病变部位、病程阶段、药物治疗反应以及是否有并发症,选择手术方法,如脊髓结核压迫的症状和体征。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在去除病变的同时,也需要做脊髓减压。然而。病变去除是最常用的手术,在抗结核药物和全身支持治疗的帮助下,通过不同的手术方法,暴露和进入病变,去除死骨和坏死软骨、奶酪物质、肉芽组织和脓液,可显著缩短治疗过程,预防并发症,保留关节和肢体功能,术后继续用药,可使骨、关节结核完全治愈。
(二)预后
如果能及时治疗预后,如并发症,如脊柱结核截瘫,会影响预后,关节固定畸形,影响相应的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