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脊髓损伤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神经内科疾病,现在已经破坏了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当这种疾病发生时,我们不应该太担心,也不应该太粗心。正确的治疗可以解决它造成的损害。下面的小边将带您了解脊髓损伤患者的术中预防措施。
1.手术中必须注意关节表面的解剖和复位。复位后,踝关节应进行背伸和跖屈活动,观察活动是否有障碍物。如有障碍物,则表明复位不良。如有条件,复位后摄入正侧位置X确认解剖复位后,用螺钉固定线片。
2.踝关节或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与胫腓关节分离或离骨脱位相结合。因此,应结合具体的骨折,灵活应用。一般原则如下:
⑴脚踝骨折先在内踝切开复位内固定,外踝骨折可试复位,如失败,再切开复位。
⑵三踝骨折应先取俯卧位,后踝骨折应固定在复位位置。复位时,助手应向前牵引伤脚,先修复骨后脱位,术者应在牵引下重置并固定后踝;然后改变仰卧位,重置内外踝。
⑶当内踝骨折与胫腓骨关节分离和腓骨下段骨折相结合时,应先切开腓骨下端,直视复位腓骨和胫腓骨下关节,并用螺钉穿过固定胫腓骨下关节[图4],以确保踝关节的正常宽度。然后切开复位内踝骨折。
踝关节骨折后,应用石膏支架固定在功能位置(踝关节屈曲)90°,脚中立),抬高受伤的肢体。术后10~14日拆线,换管状石膏固定,可绑架下地,不负重行走。8~10周后骨折愈合,可外出固定,进行功能锻炼,但半年内应注意避免扭伤。
如今,脊髓损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如果你不想患脊髓损伤,你应该从日常生活开始。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