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核心提示: 对于硅肺,当接触含硅量高、浓度高的粉尘时,往往以圆形和类圆形阴影为主,最早出现在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并逐渐向上扩展;也有先出现在两上肺的。
临床表现
一般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病变的发展,症状增多,主要表现如下:
(1)咳嗽和咳痰 由于粉尘刺激和呼吸道炎症而咳嗽或反射性咳嗽。咳嗽程度和痰量与支气管炎或肺继发感染密切相关,但与硅肺病变程度不一致。少数患者可能有血痰。如果反复出现大量咯血,应考虑结核或支气管扩张。
(二)胸痛40%~60%患者有针刺胸痛。多位于胸部中上部的一侧或两侧,与呼吸、姿势和劳动无关,常发生在雨天和气候多变时。
(3)胸闷和气急 的程度与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有关。如果病变广泛且进展迅速,明显,进行性加重。这是由于肺组织纤维化广泛、肺泡损伤大、支气管狭窄、胸膜增厚和粘连,导致通风和通风功能损害的结果。患者也可能有头晕、疲劳、心悸、胃肠道减退等症状。
早期硅肺患者体检常无异常发现。重度硅肺结节融合,肺组织收缩,可有气管移位和浊磕音。
诊断
诊断依据:①粉尘接触史包括原料和成品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浓度、粉尘颗粒大小、生产操作方法和保护措施(包括个人保护);②详细的职业史和过去的健康状况;③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检查;④同工种工人既往又现在发病。
(一)X除上述依据外,线检查 目前的硅肺诊断主要基于X线胸片性能。1986年12月,我国公布了尘肺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其中尘肺X适用于国家法定的各种尘肺,具体标准如下:
1.无尘肺(代号0)
(1)0无尘肺X线表现。
(2)0+X诊断线性能不够"I"者。
2.一期尘肺(代号)I),(参见图12-3)。
(1)I密度1级的圆形阴影分布在两个肺区至少一个,每个直径不小于2cm;或有密集度1级的不规则形小阴影,其分布范围不少于两个肺区。
(2)I+小阴影显著增加,但密度和分布范围之一还不够"Ⅱ"者。
3.二期尘肺(代号)Ⅱ)
(1)Ⅱ密度2级的圆形或不规则阴影分布在四个肺区以上;或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在四个肺区。
(2)Ⅱ+密度为3级的小阴影分布在四个肺区以上;或者大阴影不够"Ⅲ"者。
四、三期尘肺(代号)Ⅲ),
Ⅲ有大阴影,其长径不小于2cm,宽径不小于1cm。
Ⅲ+超过右上肺区的单个大阴影面积或多个大阴影面积。
使用上述标准时,应遵循以下概念:
(1)肺区划分法:将肺尖与膈顶的垂直距离等分为三个,每侧肺野用等分点的水平线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
(2)小阴影:指直径或宽度不超过1cm阴影。可分为两种类型:①类圆形(R),圆形或近乎圆形,边缘整齐或不整齐;②不规则形(IR),它指的是一群厚度、长度和形状不同的致密阴影。它们可以不相连或混乱地交织在一起,呈网状,有时呈蜂窝状。两种小阴影可以根据其大小或厚度分别称为p(直径约1.5mm以下),q(直径约1.5~3mm),r(直径3~10mm);不规则形分别称为s(宽度约1.5mm以下),t(宽度约1.5~3mm),u(宽度约3~10mm)。
(3)小阴影密度:指一定范围内小阴影的数量,可分为三级:
圆形小阴影密度:
1级 肯定,一定量的圆形阴影。肺纹理清晰可见(如p,即直径2cm大约有10个上下)。
二级 大量圆形阴影,肺纹理一般可识别。
3级 很多量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部分或全部消失。
不规则小阴影密度:
1级 相当量的不规则阴影,肺纹理一般可识别。
二级 大量不规则阴影。肺纹理通常部分消失。
3级 大量不规则阴影,肺纹理通常消失。
确定密度和范围的方法 综合确定各肺区所有小阴影的密度:1.判断肺区要求小阴影占该区面积的三分之二;2.分布范围是有小阴影的肺区数;3.以大多数肺区内密度为主要判断依据;4.主要依据是分布范围不小于两个肺区的较高密度。
(4)大阴影:指最长径1cm上述阴影。不足以定义为"Ⅲ"大阴影是指:①小阴影聚集,尚未形成均匀致密的块状影;②块影未达到2cmX1cm者;③出现"斑片条"或"发白区"。
(5)胸膜变化(包括增厚、粘连、钙化)、尘肺并发症或其他疾病(如类风湿性尘肺)均有相应的代码记录。
(6)关于每一期(+)为了有利于病情的动态观察,每期分别增加0+、Ⅰ+、Ⅱ+、Ⅲ+,不是独立分期。
对于硅肺,当接触含硅量高、浓度高的粉尘时,通常主要是圆形和类圆形阴影,最早出现在两个肺中下野的内中带,并逐渐向上扩展;也有第一个出现在两个肺上。在硅含量低或吸入混合粉尘的情况下,类圆形阴影主要是类圆形阴影(即所谓的网状阴影)。硅肺的大阴影是局部阴影增加、密集、最终融合,常见于两个肺的野外带,轮廓清晰,两个肺对称"翼状"或者八字形。融合块向内向上收缩,使肺门拉移位。肺门阴影经常增大增密,有时淋巴结会出现"蛋壳样钙化",是淋巴结包膜下钙沉着所致。肺纹理增多,增厚。
(2)实验室检查 硅肺常规检查无特殊意义。血清蛋白己糖、氨基己糖、粘蛋白、免疫球蛋白、铜蓝蛋白、尿羟脯氨酸等常有增加趋势,但多为非特异性,正常范围波动较大,临床价值不大。
(3)肺功能测定 由于肺组织补偿功能强,早期患者肺功能损伤不明显。随着肺纤维组织的增加、弹性的下降和肺活量的下降。随着疾病的进展,一秒钟的呼气体积和最大通风量也减少了,残余气体及其占肺总量的比例也增加了。肺气肿越严重,这些变化就越明显,并导致弥散性功能障碍。静息时,动脉血氧分压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肺功能测定在诊断中意义不大,但可作为硅肺患者劳动能力鉴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