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脉络膜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视功能改变 疾病较早,出生时可能存在,视力下降甚至下降到光感。视力进行性向心缩小。萎缩的变化始于中周围,随着年龄的增长扩展到中心,剩余的中心部分逐渐成为管状视野。通常在10~30岁时,视力中度下降,但仍保持中央视力。在40~50岁时出现黄斑后,视力完全消失,或伴有周围岛屿。患者在中央岛和颞侧残留岛消失后完全失明。夜间盲早发,呈锥形变性,暗适应杆细胞最终阈值呈进行性增加,晚期无暗适应曲线。色觉障碍,红绿色盲。眼电图生理测量,早期视力ERG正常,暗适应ERG低波,晚期熄灭。EOG低波或无波。本病男性患者。ERG病变的早期变化ERG明适应部分正常,但暗适应部分a波和b波幅降低,b波潜伏期延长,晚期延长ERG熄灭。女性患者的视力、视野、暗适应、色素、EOG、ERG大多数都是正常的,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当女性携带者的眼底出现明显的侵蚀样色素紊乱和积累时,它ERG反应仍然正常,ERG振幅可以降低或增加。EOG的改变比ERG更明显的是,无脉络膜症患者视功能检查的一个异常特征是EOG基线电位明显下降,晚期EOG基线电位几乎无法测量,光峰完全消失。女性患者视功能多无异常变化,但少数患者有异常。

       2.眼底改变 婴幼儿期也可能出现眼底变化,甚至40岁以后也只有初期变化。可分为三期。

       (1)早期阶段:周围有轻度非典型的色素视网膜病变。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变性,眼底赤道和周围部分呈闪亮的黄色,深色素颗粒,色素之间有脱色素区域,因此眼底呈胡椒盐状。色素不是骨细胞状的。

       (2)中期:病变逐渐从周围向后发展,视网膜内层无色素,此时出现脉络膜血管和RPE小区域脉络膜大血管暴露萎缩。

       (3)晚期:脉络膜及RPE极端进行性萎缩到眼底。眼底的色素上皮几乎完全受损,脉络膜血管消失和萎缩(图1),有时黄斑只留下一小块脉络膜,边界清晰。同时,周围有一个脉络膜岛,但在50~60岁后逐渐消失。由于色素上皮和脉络膜的血管消失,巩膜的白色反射暴露在眼底。残留的岛屿可以是棕红色的,周围有圆形或不规则的色素斑点,但很少看到整个眼底是白色的,看不见的脉络膜血管。虽然脉络膜病变明显,但视网膜和视神往往保持正常。晚期视盘可收缩,视网膜血管可稍细。

       



?

       女性患者是携带者,典型的眼底变化类似于年轻男性患者。但眼底病变是静态的,轻度的,视力正常。眼底可表现为色素损失和色素增生,呈胡椒盐萎缩,主要位于眼底赤道部,色素颗粒大小不同,排列成串,呈放射性条状。极端的周围部分是色素减退。在某些情况下,黄斑素沉着,视网膜和视盘正常。

       3.荧光血管造影 早期RPE缺陷呈现广泛的强荧光区域,然后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脉络膜毛细血管消失,只看到充满荧光的脉络膜大血管。在后期,广泛的无荧光区域,包括稀疏的脉络膜大血管。女性基因携带者的荧光造影RPE萎缩,呈透明荧光或广泛强荧光。

无脉络膜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本病男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是夜盲、视野向心缩窄、蓝色感觉异常、暗适应阈值升高、进行性全脉络膜血管及RPE萎缩。正确诊断可根据典型的眼底变化、电生理变化和家族史进行。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无脉络膜症症状

无脉络膜症治疗

无脉络膜症病因 无脉络膜症饮食
无脉络膜症医院 无脉络膜症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