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肺热咳嗽是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肺热咳嗽的治疗主要是中药。以下是治疗肺热咳嗽的中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麻黄
用于肺气阻塞引起的哮喘咳嗽证明。能宣肺,散寒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能增强平喘效果;如果是热邪阻塞引起的哮喘咳嗽。
经典古方:麻黄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2)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中的麻黄碱可以放松支气管平滑肌,使支气管扩张.麻黄水溶液提取物对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二、桑白皮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部肿胀、排尿不良等疾病。《本草纲目》记载:桑白皮治肺气热,咳嗽后哮喘,面部肿胀发热。一般在水里煎,5—15g。泻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虚咳嗽宜蜜热。
三、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胸闷呕吐、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解渴。用于热病、高热解渴、肺热咳嗽或热毒疮。
1)经典古方:治热高烧,常与黄连、栀子配伍;治疗肺热咳嗽,常与知母、桑白皮同用;对于热毒疮,常与金银花、连翘等药物同用。
2)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作用,水煎剂抑制各种球菌、杆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病毒.
四、苦杏仁
《本草求真》记载杏仁既有发散风寒的能力,又有除哮喘的能力。善止咳化痰平喘,对肺部主要疾病有很强的咳嗽、痰多、喘息针对性。
1)经典古方:经典古方麻杏甘石汤(《伤寒论》)治肺热郁。咳逆气急,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滑。5g,杏仁9g,甘草6g,石膏18g。用水七升,煮麻黄去泡,煮二升,去渣,温服一升。方中杏仁降气,佐麻黄降肺气止咳平喘。需要注意的是,苦杏仁毒性小,不宜多吃。
2)现代药理学:苦杏仁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能被肠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产生微量氢氰酸和苯甲醛,抑制呼吸中枢,达到咳嗽和哮喘的作用。
五、桔梗
它是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部,味苦、辛辣、微温。进入肺经。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咽止痒、清肺化痰。
1)经典古方:《金匮要略》用桔梗汤治肺痈、咳嗽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用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用水三升,煮一升,分温再服,吐脓血。
2)现代药理学:桔梗能显著增加呼吸道粘液的分泌,其作用强度与氯化铵相似.促进呼吸道粘液分泌.桔梗中所含皂苷能反射性增加支气管腺体分泌,稀释痰液,起到祛痰止咳的作用.
六、麦冬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肺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肠燥便秘。养阴清热。
经典古方:阴虚内热、津少口渴麦冬、石斛9g,玉竹,生地各12g,煎水。配五味子,功能养阴敛汗,治阴虚汗多,心悸,肺虚久咳,痰少或痰粘不爽。
七、栀子
栀子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红,头痛,口舌疮等。张仲景用栀子治烦,泻肺之火。内服:煎汤,5-10g;或进丸散。外用:适量,研未掺或调敷。
八、知母
知母能清热泻火,可用治温热病气分热盛及肺热咳嗽等证。知母泻火之中长于清润,肺热燥咳多选知母。《本草正义》:知母寒润,治实火,泻肺以泄壅热,肺痈燥咳宜之,而虚热咳嗽大忌。
1)经典古方:肺胃实热证,如温热病邪、强热、烦渴、脉洪等。常与石膏一起使用,如白虎汤。清泻肺火,滋阴润肺。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常与天花、大贝母、胆南星一起使用;或阴虚干咳、干咳少痰的,多与贝母一起使用,如二母散。
2)现代药理:知母煎剂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枯草杆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九、生石膏
石膏泻火,长于清热,重点清泻肺胃实火,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多用石膏。
1)经典古方:用于温病气分实热的证候。经常和知母一起用,比如白虎汤。对于热病和高烧,常与犀角、玄参等凉血解毒剂配伍,清热消斑,如化斑汤。用于肺热喘咳,心烦口渴。常与杏仁、麻黄配合,清肺热、止咳平喘,如麻杏石甘汤。
十、甘草
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甘草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药性;烤甘草能补脾益气。
1)经典古方: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如二陈汤治湿痰咳嗽;治寒痰咳喘的五味姜辛汤;治痰咳嗽的桑杏汤。
2)现代药理学:甘草次酸具有明显的中枢镇咳作用,大剂量甘草次酸能抑制小鼠的呼吸.此外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盐尚有抗炎症及抗过敏、抗菌、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治疗肺热咳嗽的中药有了一定的了解。肺热咳嗽似乎是一种小疾病,但如果不及时治愈,就会演变成一种更难治愈的疾病。我希望你能记住上述药物,并及时使用上述药物治疗肺热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