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发达国家的儿童肺炎主要是病毒病原体,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肺炎主要是细菌病原体。一般支气管肺炎由细菌引起,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占细菌性肺炎60%以上。
葡萄球菌也是一种重要的致病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和绿脓杆菌在婴儿肺炎中很少见。细菌的毒性与细菌的结构有关。荚膜细菌能抵抗噬菌,毒性大。同一种细菌根据不同的荚膜成分分为多种血清型。不同类型的细菌有不同的荚膜和毒性。流感嗜血杆菌分为a-f六种血清型b类型毒性最大,是儿童败血症、脑膜炎和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荚膜多糖为核糖磷酸病。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儿童肺炎通常继发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或败血症,在3岁之前更为常见。流感嗜血杆菌无荚膜,毒性小,一般只引起上呼吸道感染。β溶血性链球菌可以在麻疹或百日咳病程中作为继发感染出现,但不多见,而其中B族溶血性链球菌是国外新生儿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在中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儿童严重肺炎的常见病原体。近年来,我国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指表皮葡萄球菌)分离较多,但由于条件致病菌,在培养过程中容易污染,必须结合临床判断是否为肺炎病原体。大肠杆菌引起的肺炎主要见于新生儿和营养不良的婴儿,也可继发于其他严重疾病。肺是杆菌性肺炎和绿脓性肺炎,通常是继发性的。
大多数间质性支气管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麻疹病毒。间质性支气管肌炎也可由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引起。
支气管肺炎的病理形态是一般性和间质性。
1.一般支气管肺炎 主要病变分布在支气管壁附近的肺泡中,支气管壁只有粘膜炎症。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水肿和炎症渗出,浆液纤维素渗出含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细菌。病变通过肺泡间通道和细支气管扩散到周围相邻的肺组织,呈小片状的灶性炎症,而间质病变并不明显。有时小病变融合成更广泛的支气管肺炎,但其病理变化不如大叶肺炎那么均匀和致密。后期,肺泡中的巨噬细胞增加,大量吞噬细菌和细胞碎片,导致纤维素渗出物溶解吸收、炎症消散、肺泡再充气。
二、间质性肺炎 主要病变表现为支气管壁、细支气管壁和肺泡壁的炎症、水肿和炎症细胞渗透,呈细支气管炎、细支气管周围炎和肺间质炎的变化。扩散范围广泛。当细支气管壁上的细胞坏死时,管腔可被粘液、纤维素和破碎细胞堵塞,导致局限性肺气肿或肺不张力。病毒性肺炎主要是间质性肺炎。但有时灶性炎症侵入肺泡,导致肺泡中形成透明膜。晚期少数病例发生慢性间质纤维化,可见于腺病毒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