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1.粒细胞增殖或成熟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X射线、γ射线、苯、二甲苯等化学物质是骨髓粒细胞生成障碍最常见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抗肿瘤药物、解热镇痛药、镇静药、氯霉素、磺胺、抗甲状腺药物、抗组胺药、降血糖药物、心血管病药物和利尿剂。

       巨幼细胞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应用抗代谢药物(甲氨蝶呤、6-硫嘌呤等。)和抗甲状腺药物(甲基咪唑、硫氧嘧啶等。)可引起粒细胞成熟障碍和无效生成(过度凋亡)。

       2.颗粒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 结缔组织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氨基比林、甲基多巴、磺胺噻唑等药物的使用,血液中存在颗粒细胞抗体,导致免疫性颗粒细胞减少。脾功能亢进等疾病使颗粒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滞留过多,损伤过多。当原虫、立克次体和病毒感染时,血液中的粒细胞进入组织增加,消耗加快。

       3.粒细胞分布异常 过敏性休克、异体蛋白反应、病毒血症等。,使粒细胞过度转移到边缘池,减少循环池中的粒细胞,但白细胞总数保持不变,称为假粒经胞减少。

       (二)发病机制

       中性粒细胞系由骨髓中能造血干细胞组成-髓系造血干细胞-粒单是由祖细胞分化成熟产生的。其细胞动力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骨髓期、血液期和组织期。骨髓中的干祖细胞增殖称为干细胞期,然后是原始粒细胞到中小粒细胞。在此期间,细胞可以分裂并称为分裂增殖池;从晚期到中性分叶核释放的幼粒细胞不再分裂,仍留在骨髓中称为成熟储备池。本期中性粒细胞数为5.59×109/kg,大约是血液的8倍。为了补充血液的需要,随时释放到血液中,大约一半附着在微血管壁上,称为边缘池;另一半随着血液循环流向周围的循环池。两者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共同为0.7×109/kg。6~12h后就转移至血管外组织(肺、口腔、胃肠道、肝、脾及炎症区)不再返回,1~2天死亡(表1)。

       根据上述细胞动力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生成障碍、破坏或消耗过多和分布异常三类(表2):

       1. 细胞毒药物(抗癌药物)、苯和辐射线可以直接影响干/祖细胞和分裂期的早期细胞,或抑制其增殖,其作用是剂量依赖性的。颗粒细胞的显著减少是在骨髓成熟储备池中颗粒细胞耗尽后出现的,给药后1~2周。偶尔,颗粒细胞减少药物(表3)只在一些敏感患者中导致颗粒细胞减少,其发病机制复杂,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有些患者接触过这种药物,当再次接触后几个小时颗粒细胞突然减少或缺乏(如氨基比林)时,与剂量无关。可能是通过免疫介导机制:药物或其代谢物是半抗原,与蛋白质结合成抗原,使身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原.抗体复合物包裹的白细胞可以直接溶解或凝结细胞或迅速破坏血液中的脾脏和其他部位;另一种是接触药物后几周,颗粒细胞减少缓慢(如命噻嗪、硫氧嘧啶、磺胺等),这与剂量和用药时间有关,可能是由于抑制颗粒细胞在骨髓中的生长。然而,磺胺和硫氧嘧啶也可以通过免疫介导机制迅速减少颗粒细胞。此外,减少颗粒细胞生成的因素,如自身免疫疾病和(或)T细胞介导、某些感染、骨髓浸润和某些先天性遗传性粒细胞减少。B12或叶酸缺乏会阻碍粒细胞的成熟。

       2.中性粒细胞在血液或组织中损伤或消耗过多 可分为免疫和非免疫因素,如中性粒细胞被抗体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包裹在血液或脾脏组织中,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一些非细胞毒药、一些感染(如慢性肝炎)和同一免疫性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败血症导致血液或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消耗增加,脾功能亢进导致脾脏中性粒细胞损伤过多。

       3.中性粒细胞分布异常 粒细胞转移到边缘池,导致附着在池中的粒细胞增加,而循环池中的粒细胞相对减少,但粒细胞总数没有减少,因此被称为先天性或体质性假粒细胞减少。此外,获得性的人,如严厉惩罚细菌感染、营养不良、疟疾等,通常伴随着中性粒细胞产生或破坏的减少,因此粒细胞总数也可以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发病机制在某些原因中是全面的,有些机制尚未澄清。

       合并感染发生时,出现畏寒、寒战、高烧。严重者口腔、舌咽坏死性溃疡,以及肺、泌尿系统、肝胆、面部或肛周皮肤炎症或脓肿。口腔和咽部溃疡常伴有颌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由于缺乏粒细胞,进入炎症部位的粒细胞很少。肺部感染时,常无脓痰,X线性检查可无炎症浸润阴影;脓肿部位可无或少有脓液形成。严重败血症时,肝常肿大或肝脾同时肿大,甚至黄疸。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老年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症状

老年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治疗

老年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病因 老年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饮食
老年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医院 老年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