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肠道息肉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大肠息肉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根据息肉的数量可以分为单发和多发,但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orson以组织分类法为基础,即大肠息肉分为肿瘤、错构瘤、炎症和增生(表1)。该分类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将大肠息肉统称为腺瘤,而其他非肿瘤息肉统称为息肉。进化为腺瘤。该分类可以清楚地区分大肠息肉的病理性质,对治疗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腺瘤性息肉在国内最常见,而增生性息肉在国外最常见,发病率高达25%~80%;成人增生性息肉的发病率至少是腺瘤的10倍,但一些学者在结肠镜检查中发现腺瘤的发病率是增生性息肉的3倍。根据研究数据,息肉的发生可能主要见于远端结肠,这可以从尸检材料中的左息肉往往大于右息肉来验证。随着年龄的增长,息肉逐渐从左到右发展。

       

 

       (二)发病机制

       腺瘤的组织发生尚不清楚。最初的研究表明,随着表面迁移和非典型增生,深隐窝细胞逐渐发展。正常隐窝深层上皮以硫酸粘液为主,腺瘤性上皮硫酸粘液多于唾液酸粘液。最近的研究表明,血型Ley抗原在许多腺瘤中扩散着色,而在正常粘膜中,只有在深隐窝中才有阳性反应。这些腺瘤上皮与隐窝深上皮组化反应的一致性有力地支持了腺瘤起源于隐窝深的可能性。腺瘤起源的另一个假设是嗜酸性上皮,通常位于腺瘤上皮附近,两者都有移位。在大肠腺瘤中→大肠癌序贯学说的基础上,存在正常大肠黏膜→管状腺瘤→管状绒毛腺瘤→绒毛腺瘤→结直肠癌序贯现象认为,腺瘤最初发生为管状腺瘤,然后逐渐转化为管状绒毛腺瘤和绒毛腺瘤,最终演变为结直肠癌。同时,癌症也发生在管状腺瘤和管状绒毛腺瘤阶段。

       无论腺瘤发生在隐藏的巢穴的哪个部位,腺瘤组织增生主要是向管腔表面形成突出的肿块。虽然所有的腺瘤一开始都是广泛的基本生长,但随着腺瘤的增大,一些腺瘤变成了蒂或亚蒂。在降低结肠和乙状结肠中,由于肠蠕动强,粪便形成,这里比肠道其他部位更容易形成蒂息肉。

       1.腺体检测是腺瘤分类的组织学基础,也是腺瘤诊断的基础。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即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成分常见于腺瘤的组织切片中。它是从病变基部伸出的许多纤维分支。可以看出,它有丰富的粘液分泌。索芯由松散的纤维结缔组织组成,表面覆盖单层或多层柱状上皮细胞。绒毛成分的数量与腺瘤的恶性正相关,因此正确评估肿瘤中的绒毛量有助于判断其恶性潜力。在同一腺瘤的位置,其绒毛分布在不同部位的活性组织可以不同

       在组织学上,管状腺瘤的早期阶段,隐藏的巢穴由高柱细胞密集排列,核染色较深,杯状细胞减少和消失。病变进展表明,腺管明显增生、延长、分支和扩张,腺腔大小不同,上皮细胞增生。突出到腔内,有乳头形成的倾向;核浓染,少数核分裂,但位于基底,间质有少量结缔组织,小血管和炎症细胞渗透。与管状腺瘤不同,绒毛状腺瘤通常发生在大肠粘膜表面的上皮,生长到肠腔,形成乳头状肿块。组织学是一种典型的纤细绒毛结构,通常与粘膜表面直接连接,表面有单层或多层柱状上皮细胞,细胞大小不同,排列规则,核浓染位于基底,核分裂图像常见,绒毛芯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含有不同量的小血管和炎症细胞渗透。混合性腺瘤是组织学上管状腺瘤的基础,混合了绒毛状腺瘤成分。

       2.大肠腺瘤癌 腺瘤癌表现为细胞核异型、极性消失、核浆比例增加和大量核分裂现象。根据浸润深度,可分为原位癌和浸润癌,以粘膜肌层为界。原位癌不转移的原因是肠粘膜固有层中没有淋巴管。因此,临床上提到的腺瘤癌通常是针对浸润癌的。绝大多数结直肠癌来自结直肠腺瘤癌。影响腺瘤癌的因素主要是不典型增生、腺瘤增生和绒毛成分增生。腺瘤增加和绒毛成分增加会加重细胞的不典型增生。1cm以下腺瘤很少癌变。管状腺瘤的癌变率较低,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约为管状腺瘤的5倍。

       3.家族多发性腺瘤病 本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内镜下有大量的小腺瘤,大多只有几毫米大小,少数超过1cm以上。形态为无蒂半环形,结节状隆起,表面光滑或分叶,红色柔软,有蒂或无蒂,密集型呈地毯结构。组织学与腺瘤基本相同,增生性息肉罕见,但癌症发病率高。5~20年内癌变终将发生,癌变平均年龄为39岁,多中心多见。

       4.Turcot 综合征 本病表现为大肠多发性腺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综合征,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不同于家族性腺瘤。腺瘤也分布在大肠中,但数量较少,分散。10岁以下少于100人,10岁以上可超过100人。癌症发生较早,通常在20岁以下,这在女性中很常见。

       5.Gardner 4种病变组成:

       (1)大肠多发性腺瘤。

       (2)骨瘤(好发于颚骨、头盖骨和长管骨)。

       (3)硬纤维瘤(术后肠系膜易发)。

       (4)皮肤瘤变(包括皮脂囊肿和上皮样囊肿,多发于头背、面部和四肢,有的可见牙齿畸形)。

肠道息肉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有些人称上述病变为完全型,如后三种病变中的两种是不完全型,只有一种是简单型。一般认为其遗传性、发病年龄、结直肠腺瘤数量、类型、分布、癌症机会等与一般家族性腺瘤患者相同。临床上,与家族性腺瘤相比,结直肠腺瘤发病较晚,可出现在消化道外症状后,腺瘤较少。

       6.Peutz-Jephers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临床上只有一半有家族史的人。其特点是:胃肠道多发性息肉;遗传;特定部位的皮肤和粘度有黑斑。黑斑通常发生在嘴唇周围的皮肤和脸颊粘膜上。边缘清晰,直径直径直1~2mm,组织学表现为真皮基底黑素细胞数量增加和黑色素沉着。大多数息肉超过100种,在小肠中很常见(64%~96%),大肠内为30%~50%。癌变也可发生在本病中。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肠道息肉病症状

肠道息肉病治疗

肠道息肉病病因 肠道息肉病饮食
肠道息肉病医院 肠道息肉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