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治法

混合痔的中医辨证治疗    

       1.阴虚肠燥型

   

       病见便血色鲜,量少,大便干燥难解,身体消瘦或伴有口咽干燥,或潮热盗汗,舌质红,苔薄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润肠通便。

   

       方药:玄参、麦冬、生地20g,火麻仁、肉苁蓉、熟地、首乌、当归、柏子仁、知母15g,合欢皮、酸枣仁、珍珠母、炒芥末g,酒军、甘草各5g。

   

       2、血淤滞型

   

       肛缘肿胀隐见紫瘀,质硬或稍硬,触压疼痛;或内痔嵌顿不能回纳,表面紫暗糜烂,舌红或有瘀斑,苔白,脉弦微数。

   

       治疗:活血散瘀,清肿止痛。

   

       方剂:白茅根、血余炭各30种g,红芍各15个g,丹皮,苏木各12g,当归尾、桃仁、川芎g,大黄5g。

   

       三、热下注型

   

       症状见外痔、肿胀、疼痛或糜烂,坐卧不安;或大便血色鲜艳,大便血量不确定,大便血少,知识低,多为滴血或射血;或内痔充血隆起,或内痔脱出,粘膜糜烂,分泌物多;或伴有大便粘膜停滞、大便干燥;或肛门肿胀、潮湿不适、舌红或淡红、苔黄油腻、脉冲或数量。

   

       治疗:清热除湿,凉血止血。

   

       方药:300白茅根g,银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20g,夏枯草、连翘、黄柏、鹤草、当归、苍术g,甘草6g。

   

       4.血热风干

   

       疾病见便血,颜色鲜红,量大,一般为滴血或射血,时间停止;或内痔脱出,或外痔红肿充血,肿痛;或伴口渴饮酒,便秘;或肛门瘙痒、舌红、苔黄、脉数等。

   

       治疗:清热润肠,祛风止血。

   

       方药:白茅根、槐角、连翘、地榆、麻仁、生地20g,炒芥末、侧柏叶、荆芥、防风、大蓟10g,甘草6g。

   

       5.脾虚气沉型

   

       疾病见肛门肿胀,肛门松弛,内痔脱出或脱出不易复位,或便血,血红或淡,或面色少华,头晕疲惫,少气懒语;或心悸睡眠不好,吃得少,舌头淡,苔藓薄白,脉搏弱或沉迟。

混合痔的中医辨证治疗    

       治疗: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方药:生白术30g,太子参、黄芪各20g,当归、郁李仁各15岁g,茯苓、酸枣仁各12g,桂圆肉,木香各10g,远志,甘草各6g。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混合痔症状

混合痔治疗

混合痔病因 混合痔饮食
混合痔医院 混合痔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