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膀胱炎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临床上可分为急性膀胱炎和慢性膀胱炎。在急性期,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慢性膀胱炎。间接性膀胱炎是慢性膀胱炎中常见的一种。与其他膀胱炎类似,间接性膀胱炎也会出现尿急、尿频等问题。
间接性膀胱炎如何鉴别?
间质性膀胱炎(IC)常见于中年妇女,其特点主要是膀胱壁纤维化。并伴有膀胱容量减少,以尿频、尿急、膀胱区胀痛为主要症状。
患者常长期进行性尿频、尿急、夜尿增多,膀胱充盈时耻骨上部疼痛明显,有时尿道和会阴疼痛,排尿后缓解,偶尔出现血尿,膀胱充盈扩张明显,部分患者在病史上可能有过敏性疾病。
患者多见于年轻女性,性伴侣多,饮酒女性易患本综合征,上述临床表现应考虑本综合征的存在。
麻醉下膀胱镜检查可诊断间质性膀胱炎,膀胱外观和容量正常,但膀胱充盈排空,然后充盈后,常见分散粘膜出血活检可显示下表皮水肿、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周围间质出血病理变化,也可排除部分原位癌和结核病。
局限性外阴炎处女膜外前庭有小红斑病损,其余正常。
温馨提示:由于间接膀胱炎的治疗并不简单,延误治疗会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如果诊断为间接膀胱炎,为防止病情继续恶化,患者应立即到专业泌尿科医院治疗,不得避免医疗,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