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程的长度和速度与嗜酸性粒细胞的成熟度有关,因此临床上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1.急性 与一般白血病不同,感染出血较少,主要是各器官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导致功能障碍,除肝、脾、淋巴结外,还表现为心、肺、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奔马律、心包摩擦、咳嗽、呼吸困难、精神障碍、妄想、视力模糊、共济紊乱、偏瘫等。此外,皮肤还可能出现红斑、丘疹、总结等。

       2.慢性 发病缓慢,病程可延长至2~8年。有疲劳、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

       国际上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国内诊断标准如下。

       1.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2.外周血 嗜酸性粒细胞明显持续增多,多达60%,幼稚有幼稚的嗜酸性粒细胞。

       3.骨髓象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形态异常,核向左移动,各阶段幼稚的粒细胞可见粗大的嗜酸性粒细胞。原始细胞>5%。

       4.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器官。

       5.由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等原因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诊断分析:EL罕见,诊断必须非常谨慎,并完全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液学检查,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外,其形态应异常。血液中有幼稚的嗜酸性粒细胞和骨髓中的原始细胞>5%也是必要条件。对于条件不足的可疑病例,应继续寻找原发病,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症状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因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饮食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医院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