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胰高血糖素瘤多为单发,其中60%胰岛偶尔是恶性的A细胞增生导致这种疾病。胰尾肿瘤分布最多,其次是胰体,胰头最少。

       (二)发病机制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素引起A(α2)细胞分泌是由16种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为3485。胰高血糖素α2自高尔基器周围形成细胞内核蛋白体合成α2颗粒。胰高血糖素在α2前胰高血糖素被称为前胰高血糖素。α2细胞每天分泌胰高血糖1mg。近来用免疫方法测得人血浆中胰高血糖素以几个分子大小不同的形式存在,约55%高分子量高血糖素称为高血糖素,分子量约16万Da;35%为“真性”分子量为高血糖素3500Da;另外一种称作大分子量为高血糖素9000Da,高血糖素前体只占少量。

       正常人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基础水平为50~100pg/ml。在胰高血糖素瘤患者中,血浆胰高血糖素的基础水平往往显著提高1000pg/ml以上。这种血浆胰高血糖素在大多数患者中的升高来自于“真性”胰高血糖素,有时大分子量前胰高血糖素(9000Da)也有增加。胰高血糖瘤的病理生理基础在于过量胰高血糖素的分解代谢;胰高血糖素能激活肝磷酸化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还能促进糖原异生。肝糖原异生和肝糖原分解导致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脂肪分解往往被继发性增加的胰岛素分泌所拮抗,不会产生过量酮体。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仍在正常范围内,但蛋白质分解代谢过多往明显表现为低氨基酸血症和营养不良。皮炎的发生类似于长期注射外源性胰高血糖后的皮肤变化。胰高血糖瘤切除后,皮炎可愈合,不再发生,这与胰高血糖素分解代谢过多后的低氨基酸血症有关,也是皮炎的促发因素。此外,口炎、唇炎、舌炎和贫血也与低氨基酸血症有关,因此应用多种氨基酸血症通常可以缓解皮炎、唇炎、唇炎、唇炎等症状。

       据Binnick(1977)21例记录细节19例,胰尾10例(47.6%)、胰体5例(23.8%)、胰体及胰颈1例,胰颈1例。60%病例已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肝脏,其次是淋巴结,个别转移到脊柱和左肾上腺。光镜下细胞呈多角形或柱状,大小不同,核分裂罕见;肿瘤细胞呈巢状或网状结构排列,有些地方呈菊花或腺泡状,细胞间有纤维组织,恶性组织富含血管。电镜下有α2细胞的特点是圆形致密的分泌颗粒,但其他细胞含有不同的颗粒。间接荧光免疫法可以证实肿瘤细胞含有胰高血糖素。可以诊断出高血糖抗体免疫荧光反应的阳性反应。皮肤病变镜下最明显的组织变化是坏死溶解在表皮生发层的上层,导致水泡破裂,表皮血管周围有轻微的淋巴细胞浸润。在长期形成的病变中,非特异性皮炎变化,不规则棘皮症伴海绵层水肿,梭角质形成细胞伴核固缩,无皮肤棘层松解,免疫荧光检查呈阴性。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胰高血糖素瘤症状

胰高血糖素瘤治疗

胰高血糖素瘤病因 胰高血糖素瘤饮食
胰高血糖素瘤医院 胰高血糖素瘤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