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它主要与假斜视有关。眼球的位置与各种因素有关。有时外观看起来像斜视,但实际上眼睛的位置是正的。头部、眼眶宽度、面部、眼睑的位置、形状、眼睑裂纹的形状、长度和瞳孔距离的大小都会导致假斜视的外观,如果不仔细检查,往往会导致误诊。
假斜视(pseudostrabismus)内斜、外斜多见,假性上斜少见。
内眦赘皮常见于假性内斜,鼻根宽,眼眶间距窄,负Kappa角、瞳孔距离小、眼球凹陷、上眼睑弧度最高点向外移动等。内眦赘皮是鼻根两侧的半月形皮褶,凹面向内眦。重的可以完全覆盖内眦和半月皱褶,表现为双眼角膜向内聚集,误诊为内斜。如果用手指抬起鼻梁的皮肤,内斜的外观就会消失。正常情况下,当我们看前面的目标时,上眼睑弧度最高点的位置应该对应瞳孔的中心。如果最高点向外移动,可以显示内斜的外观。但是用角膜映射法检查,双眼角膜的反射点是对称的。交替遮盖眼睛时,眼不向外移动。
Kappa角为光轴与瞳孔中心线所形成的夹角,如图11所示。
?
通常Kappa角很小,用角膜映射法检查时,角膜反射点几乎在瞳孔的中心,但有些人,这个角很大,角膜反射点不在瞳孔的中心,而是在瞳孔鼻侧或颞侧,如果反射点偏向瞳孔鼻侧,为正Kappa角落,仿佛眼球向外倾斜,给人一种外斜的错觉。如果反射点偏向瞳孔颞侧,则为负Kappa角落,仿佛眼球向内倾斜,给人一种内斜的错觉。但双眼角膜的反射点是对称的。在遮盖试验中,眼球没有运动或与斜视外观不一致的眼球运动。
当一个正Kappa当角与内斜共存时,或负Kappa当角度与外斜度同时存在时,斜视度会明显降低。在矫正斜视的手术设计中应考虑到这一点。
正假性外斜多见于正假性外斜Kappa角度过大,眼眶距离过宽,面部狭窄,瞳孔间距过大,黄斑移位,眼球突出。
假性上斜多见于两侧面部不对称、眼睑裂大、下眼睑边缘低、下眼睑退缩等情况。
还需要鉴别麻痹性斜视和先天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