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真性囊肿在血常规检查时,可表现为白细胞增高,尤其在继发感染时更加明显。有时血糖也升高,尿糖阳性,是胰岛功能不足的表现。大便中出现油滴,表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在囊肿病例中,血清胰蛋白酶和血浆抗凝血酶也常可明显升高,有助于胰腺囊肿的早期诊断。

胰腺真性囊肿的临床检查手段    

       一、X线检查

   

       1.腹部平片:对于大囊肿,腹部平片可以显示软组织块。少数患者可以显示胰腺或囊肿的钙化阴影和斑块,这是由胰腺炎并发性胰腺结石或钙化引起的。囊壁的钙化呈弧形致密的线性阴影,可以显示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在少数情况下,左侧膈膜可以升高,胸部积液可以模糊肋膈膜。囊肿继发感染形成脓肿,肥皂泡状气体影可以出现。

   

       2.胃肠钡造影:包括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钡灌肠造影。80%病例呈阳性。主要表现为囊肿对胃的压迫和推移,其次是对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空肠曲、横结肠、结肠脾曲和降结肠的压迫和推移。因此,囊肿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与胰腺的关系可以间接判断。一般来说,除囊肿小或远离胰腺外,还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3.胰管造影:胰管造影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胰管造影术中(OPT)、胰管造影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PFC)等。ERCP只能显示胰管受压、移位和狭窄,以及囊肿是否与胰管相连,不能为囊肿的诊断提供更多的迹象。OPT近年来,胰腺内小囊肿的诊断应用越来越多。

   

       4.血管造影: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显示动脉及其分支受压移位,囊肿周围出现血管“抱球”其特点是血管稀疏拉直,囊内无血管分布。

   

       二、超声检查

   

       B超是临床上常用的首选检查方法,胰腺囊肿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0%。B胰腺囊肿的位置、大小、囊壁的厚度以及囊肿的数量。大囊肿常挤压周围组织,使其受压移位。

   

       三、CT检查

   

       CT能准确显示胰腺囊肿的位置和大小,测量囊壁的厚度和囊内容物的密度,检测囊内是否有间隔或新生物,了解囊肿与周围器官和重要血管的关系,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充分的参考。特别是肥胖或胃肠胀气,B患者无法正确诊断,CT更显其优势。

胰腺真性囊肿的临床检查手段    

       四、B超或CT穿刺活检在指导下进行

   

       胰腺囊肿诊断基本明确后,还需要识别囊肿的性质。仅仅依靠图像技术往往很难识别,而胰腺囊肿的穿刺活检可以为识别和诊断提供强有力的帮助。B超或CT选择穿刺点,确定针的方向和深度,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周围器官和大血管的损伤,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通过穿刺活检,可以获得囊壁组织和囊液,检测组织病理学、淀粉酶、肿瘤标记物、囊细胞学、囊粘度,有助于识别胰腺囊肿的性质。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胰腺真性囊肿症状

胰腺真性囊肿治疗

胰腺真性囊肿病因 胰腺真性囊肿饮食
胰腺真性囊肿医院 胰腺真性囊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