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敏性鼻炎有哪些诱发因素?
1、遗传因素:研究显示,变应性鼻炎患者具有特应性体质,通常显示出家族聚集性,已有研究发现某些基因与变应性鼻炎相关联。2、变应原暴露:多来源于动物、植物、昆虫、真菌或职业性物质。其成分是蛋白质或糖蛋白,极少数是多聚糖。变应原主要分为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是主要原因:
(1)螨: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主要的螨为屋尘螨、粉尘螨等。屋尘螨以人类皮屑为食,并主要生活在床垫、床底、枕头、地毯、家具及绒毛玩具中。在热(20℃以上)且潮湿(相对湿度大于80%)的环境中繁殖快。屋尘螨变应原包含在其排泄物颗粒中,当沾染的织物被碰动后,这些颗粒便暴露于空气中并能够很快再次沉积下来。空气中的螨变应原浓度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有关。(2)花粉:风媒花粉由于飘散量巨大且能远距离传输,因而可影响远离花粉源数百公里的人群。虫媒花粉只有直接接触才会致敏,如农艺师和花店店员。花粉的致敏能力随季节、地理位置、温度和植物种类而变化。大多数花粉致敏者会患有结膜炎。(3)动物皮屑:动物的皮屑及分泌物携带致敏原。猫、狗变应原在室内尘土和家具装饰中广泛存在。(4)真菌变应原:霉菌向室内、外环境中释放变应原性孢子,湿热环境生长迅速。(5)蟑螂变应原:变应原见于其粪便及甲壳中,颗粒较大,不在空气中播散。(6)食物变应原:在变应性鼻炎不伴有其他系统症状时,食物变态反应少见。另一方面,在患者多个器官受累的情况下,食物变态反应常见。对婴儿来说,多数是由牛奶和大豆引起的;对成人来说常见食物变应原包括:花生、坚果、鱼、鸡蛋、牛奶大豆、苹果、梨等。二、过敏性鼻炎有哪些治疗误区?
过敏性鼻炎在发达国的患病率要高于发展中国,面对如此高的患病率,临床上涌现出各种治疗方法和手段。虽然近20年来国内外过敏性鼻炎临床指南各种版本已经更新多次,但在实际临床中,仍存在诊断和治疗不规范、患者自行乱用药等诸多乱象,不仅影响治疗效果,有时还可能带来新的伤害。误区一、过敏性鼻炎就是感冒:就临床症状而言,过敏性鼻炎发作期间类似于普通感冒,患者需要注意区分。普通感冒期间患者除了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以外,还容易伴随有乏力、鼻塞、头晕、头痛以及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而过敏性鼻炎发病期间主要以大量流清鼻涕和频繁打喷嚏症状为主。并且感冒时患者临床症状会慢慢加重,而过敏性鼻炎症状容易在短时间内突然发作。误区二、迷信偏方,追求治疗:过敏性鼻炎会出现持续性的流鼻涕、打喷嚏,有不少患者急于治疗,盲目听从偏方,有些偏方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盲目治疗只会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请大家擦亮眼睛,不要迷信所谓“祖传秘方”。误区三、治疗拒绝激素:临床上,我们在治疗过敏性鼻炎过程中往往需要适量的激素治疗。鼻喷激素不只是我们国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在国外也是首选的一线药物。这类药的常见副作用轻微,主要局限在口鼻周围,比如鼻出血、鼻干等,停药后会恢复正常。大家担心的长胖、影响生长发育等全身副作用并不常见。人们以讹传讹说的药物性鼻炎的副作用也和鼻腔局部喷雾使用的激素无关,而是与下面误区里提到的一类药物有关。误区四、滥用减充血剂:出于对国内药品质量的不信任,近几年海淘药品火起来了,大家乐此不疲地海淘着各国的药品,殊不知这其中也有风险。如这款日本“神药”。其实仔细阅读药品成分为萘甲唑啉,同类的药物成分还有羟甲唑啉和赛洛唑啉,药物通过收缩鼻粘膜血管的作用缓解鼻塞,我们称这类成分为“减充血剂”。短期使用效果立竿见影,但连续使用超过7天就可能使症状反弹,还存在发生药物性鼻炎的风险,导致鼻腔干燥,鼻粘膜萎缩造成伤害。误区五、症状消退立即停药:症状消退之后就马上停止用药,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误区,因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周期大概是在两周左右,在用药治疗过程当中症状会逐步好转,但是虽然症状有改善,不能马上停药,因为停药之后,有可能会引起病情的反复。误区六、置之不理:由于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高,大家对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又“习以为常”,导致部分患者以为过敏性鼻炎除了难受点以外,不会有大的问题,这是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误区。其实,一旦确诊患有过敏性鼻炎,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方法,不能放任不管。如果早期忽视了治疗,将来有可能诱发多种难缠的疾病,比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所以建议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上一篇:肠息肉会癌变吗?
下一篇:中国人饮食中8个防癌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