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如下:

   

       一、治疗骨髓型放射病

   

       1.治疗原则

   

       (1)以造血损伤为中心进行综合治疗

   

       骨髓型放射病的主要矛盾是造血组织损伤,因此围绕这一中心,一方面要设法减轻和延缓造血器官损伤的发展,促进损伤的恢复;一方面要大力防治由造血损伤引起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另外,由于放射病的损伤涉及全身各器官,所以仍以综合治疗为主,达到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安全渡过极期。

   

       (2)分阶段治疗

   

       各度放射病的治疗措施基本相同,但复杂性和简单性不同。轻度放射病平时可短期住院观察,对症治疗,战时对症治疗,留队观察。中度以上放射病需住院治疗,但中度早期治疗可简化。重度和极重度不仅要立即住院,还要抓紧早期预防性治疗措施,做到所谓“密切关注早期,注重造血,注重极端”,此外,还必须针对不同阶段的矛盾进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2.主要治疗措施

   

       (1)早期抗放药

   

       抗放药物是指在照射前和照射后早期给药可减少放射病的一种药物,对中、重度放射病效果较好。

   

       (2)改善微循环

   

       早期后早期微循环障碍会加重组织细胞损伤,尤其是重度以上放射性疾病。低分子右旋糖酐可在照射后前3天静脉滴注,每天500~1000ml,加入适量的地塞米松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有利于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血流,减少组织损伤。

   

       (3)防治感染

   

       感染的防治在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极端时期。

   

       (4)防治出血

   

       放射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其次是微血管和凝血障碍。

   

       (5)输血和血液成分

   

       ①输血:补充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刺激和保护造血功能;止血和抗感染输血时间;①白细胞低于1×109/L,或者粒细胞低于0.5×109/L,或者血小板低于(30~50)×109/L;②低于血红蛋白80g/L;③严重出血或病情严重,每次输入200~300ml,每周1~2次。

   

       ②输白细胞:输入白细胞后,病人血中白细胞数可暂时升高,输入后4~6小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所以输入白细胞不能提高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可达到提高机体抵抗力,延迟和减轻感染的效果。

   

       ③输血小板:输入时间为:白细胞低于1×109/L或低于血小板20×109/L;皮肤、粘膜出血;镜下血尿或眼底出血,输入血小板1011~1012,血小板严重减少阶段需要每天输入一次,一般输入新鲜血小板效果好,也可采用低温保存相同异体血小板、切尔诺贝利事故治疗经验、中重度放射性患者血小板数量20×109/L,照射后14~18天左右,这类患者需要在血小板减少期输入5~6次血小板悬液,每次输入含血小板3×1011个的血浆300ml。

   

       注意输注速度,避免加重肺水肿和脑水肿。为了保证输注效果,最好选择HLA输注引起的免疫反应减少,输注的血液或形成分悬液在输注前需要15~25Gyγ线照射,去除免疫活性细胞,减少输注后反应。

   

       二、治疗肠型放射病

   

       肠道放射性疾病多死于脱水、酸中毒、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等1~2周。因此,应首先对肠道损伤进行综合对症治疗,并在早期进行骨髓移植。经过肠道死亡期后,重点是治疗造血障碍。

   

       三、脑型放射治疗

   

       脑型放射病多死于1~2天,急救重点是镇静、止痉、抗休克和综合对症治疗。抽搐时,用苯巴比妥和氯丙嗪控制、呕吐和腹泻时,应停止呕吐和腹泻。对于休克,应使用补液、输血浆、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恢压敏等升压药物。

   

       能预防或减少辐射损伤的药物称为辐射防护剂(radioprotectant),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研究了很多药物,筛选出了一些有效药物,但总的来说并不理想。有的药物保护效率低,有的有效时间短,有的毒副作用大,使用有限。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放射病症状

放射病治疗

放射病病因 放射病饮食
放射病医院 放射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