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安眠药中毒的主要原因如下:
1.误服或其他原因摄入过多安眠药
近年来研究了苯二氮卓类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认为该药物的作用和增强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的功能与苯二氮卓受体有关。GABA苯二氮卓类与苯二氮卓受体结合后,由受体和氯离子通道组成的大分子复合物可以加强GABA与其受体的亲和力,使与GABA受体偶联氯离子通道开放,增强GABA抑制突触后的功能。
巴比妥类对GABA能神经类似于苯二氮卓,但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不同,苯二氮卓主要选择性作用于边缘系统,影响情绪和记忆,巴比妥分布广泛,但主要作用于网络结构上升激活系统和意识障碍,巴比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剂量-随着剂量的增加,从镇静、催眠到麻醉,甚至延长中枢麻痹。
非巴比妥非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类似的作用。命噻嗪类药物主要用于网络结构,抑制中枢多巴胺受体,减少邻苯二酚氨的产生。这种药物还可以抑制脑干血管运动和呕吐反射,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抗组胺和胆碱能。
2.耐受、依赖和戒断综合征
各种镇静催眠药都能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从而导致戒断综合征,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长期服用苯二氮卓类减少苯二氮卓受体(减少)是耐受性的原因之一。当苯二氮卓类长期突然停止服用时,苯二氮卓受体浓度增加,导致戒断综合征。巴比妥、非巴比妥和乙醇的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综合征更为严重。依赖的证据是停药后的戒断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的特点是与药理学相反的症状,如躁动和癫痫发作,焦虑和睡眠障碍。镇静催眠药具有交叉耐受性,死亡不会因耐受性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