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不同原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心功能受损时的病理生理征候群。根据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惊悸、惊慌、哮喘、水肿等证据。中医将慢性心力衰竭分为以下十种综合征分化治疗。
一、心气不足,心阴亏损
主证:心悸气短,胸闷乏力,活动后加重,自汗口干,心烦失眠,舌质红,脉细数。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轻度左心力衰竭患者。心主血,心气是促进血液运行的动力。心气充足会滋养脏腑血液。由于久病失治或误治,心气不足,心阴亏损,血液循环不畅。脏腑和心脏失去滋养,导致心悸气短,胸闷乏力,活动后加重。汗是心的液体,心阴虚是自汗,心阴虚是心烦口干、失眠、舌红脉数等。
治则: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二、气阴两虚、痰湿阻滞
主证:心悸气短、乏力、失眠、运动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闷、痰多、腹胀、舌胖红、苔薄白或白腻、脉虚大或结代。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高心病和冠心病左心衰竭。心脏病持续时间长,心气不足,心阴不足,主血无权,心悸气短。心气不足,火不生土,导致脾虚湿停或素体痰湿过多。通常在半夜,心气虚弱,失去了时间的帮助。痰湿假阴盛时,可抑制胸阳,气机堵塞,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躺。脾胃运化失司,腹胀。
治则:益气养阴,化痰宁心。
三、气阴虚弱,停止饮水
主证:心悸气短,疲劳,运动加重,咳嗽依赖不能平躺,面色不华,胸胁胀满,口干心烦,尿少水肿,舌胖有牙痕,脉虚大或结代。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风心病联合瓣膜病、心力衰竭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患者。这种类型比前两种类型更重要。心脏病长期无法治愈,气阴两衰,全身心脏失去滋养,导致心悸气短。稍有活动就会加重症状,甚至不动就会感到心悸和疲劳。心损和肝脏会导致胸部膨胀。心气虚弱,水液气化异常,饮水停止,咳嗽依赖不卧、肿胀、尿少。
治理:益气养阴,利水消肿。
四、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主证:水肿尿少,腹胀或腹水,四时抽搐冷,心悸,咳嗽哮喘,疲劳,纳呆,腰膝酸痛,舌胖苔腻或白滑,脉细。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风心瓣膜病、全心力衰竭、右心力衰竭的患者。心脏是五脏之主,心脏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导致脾肾不足。脾主运化,脾阳虚则无权运化,水肿、腹胀、纳少、腹水、四肢寒冷无法制水。肾司二便,肾阳不足,下焦水道不通,导致尿少、水肿、腰膝酸软。如果你停止喝水,你会感到心悸、咳嗽和哮喘、舌头肥胖和油腻。
治理:温阳化水,理气除湿。
五、气虚血瘀,停止饮水
主证:心悸气短,口唇紫绀,两颧暗紫,胁下肿块,胀痛,腹胀,水肿,纳呆,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病变和右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病持续时间长,心气不足,不能鼓励血液正常运行。气虚血涩,血瘀脉络为深红色颧骨、发绀、肋肿胀疼痛,心气不足为心悸气短,血液运行不畅,血液不足为水,见水肿腹胀。
冶炼:益气活血,行气利水。
六、心肾阳虚、水气凌心
主证:心悸气短,咳吐白沫,哮喘不能平躺,四末厥冷,下肢水肿,尿短,舌质紫暗,苔白滑,脉细。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风心病全心力衰竭、左心力衰竭的重症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脏病、肾阳虚、水送排泄障碍,饮邪导致心悸、气短、咳吐泡沫不能平躺,皮肤水分于皮肤水肿,阳虚不能温暖四肢,四末厥冷。
治则:温阳化饮,益气定喘。
七、气血两虚,心阳不振
主证:心悸气短,咳喘不卧,口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燥,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风心病心力衰竭,长期用利尿剂治疗水肿不明显,但心功能差伴房颤患者。心脏病长期无法治愈,长期病虚,气血衰竭,心失所养,血虚阴虚,水不济火,心悸气短,五心烦热,口干舌红;阴损阳,心阳不振,脉来无力或结代。
治则:益气养血,通阳复脉。
八、气阴两虚,痰热阻肺
主证:心悸,气喘不得卧,咳吐黄痰,自汗,唇甲紫暗,口干,大便干结,尿少,胁胀,浮肿,或伴发热,舌质红,苔黄或少苔,脉数。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肺心病或风心病伴肺部感染者。心脏病长期不愈,气阴两虚,血无力,血瘀脉络为唇甲发绀,津液气化异常为痰、心悸、哮喘、自汗、水肿、尿少。气虚外无力,易感外邪。如果肺气被热邪所迫,肺气会逆转,咳吐黄痰,口干舌红,大便干燥,脉数。
治则:益气养阴,清肺化痰。
九、心肾阴虚、肝阳上亢
主证: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头晕、腰膝酸软、口干失眠、舌质红、苔薄白黄、脉弦滑数。
综合征分析:本证书多见于高心脏病或冠心病伴高血压左心力衰竭早期舒张功能不全。由于素体阴虚、阴津生化不足,或由于过度劳累、阴精暗消耗、营血不足和心肾阴虚。心阴缺乏心悸胸闷,肾阴缺乏水不涵盖木材,肝阳过度头晕,腰膝酸软。口干、舌红、脉弦滑动,均为阴虚阳亢的迹象。
治则:养阴宁心,平肝潜阳。
十、心气虚弱,阴寒内盛,心阳欲脱
主证:心悸气喘,张口抬肩,不能平躺,四肢冷汗,全身浮肿,面色灰,尿少,舌暗,苔白滑,脉细欲绝。
辨证分析:本证相当于心力衰竭和休克的重证。心脏病长期无法治愈,邪盛正衰,阴阳分离,是本病最危重的证据类型。心气虚导致血液无法运行,五脏功能受损。如果心阳欲脱,就会出现心悸、哮喘、张口抬肩、出汗和肢体寒冷。如果心阳欲脱,水就不能气化,所以尿少水肿,如果阴阳,脉微欲绝,面色青灰。
治则:益气复脉,回阳救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