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6-22 来源:复禾健康
白血病化疗失败的表现主要有骨髓抑制持续加重、原始细胞比例回升、感染难以控制、全身症状恶化、出现耐药性突变等。
化疗后正常造血功能应逐渐恢复,若出现持续性全血细胞减少伴骨髓增生低下,提示治疗反应不佳。典型表现为血红蛋白低于60g/L需反复输血,血小板持续低于20×10?/L伴出血倾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长期小于0.5×10?/L。
2、原始细胞回升:骨髓穿刺显示原始+幼稚细胞比例超过5%或外周血重现白血病细胞,提示疾病未达缓解。流式细胞术检测到微小残留病变持续阳性或CD34+CD38-白血病干细胞残留,往往预示复发风险。
3、感染难以控制: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或真菌性肺炎,如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侵袭性曲霉菌病等,反映免疫功能重建失败。持续高热伴降钙素原显著升高是重要预警信号。
4、全身症状恶化:进行性肝脾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加剧、体重下降超过基础值10%,提示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时可出现头痛呕吐、颅神经麻痹等表现。
二代基因测序检测到FLT3-ITD、TP53、RUNX1等预后不良突变,或化疗前后白血病细胞药物代谢酶表达异常,均可能导致原发耐药。流式细胞术检测P-糖蛋白过度表达是经典耐药标志。
化疗期间需每日监测体温及出血倾向,每周复查血常规与肝肾功能。饮食选择高压灭菌的高蛋白流质,避免生冷食物。居住环境应保持层流净化,限制探视人员。出现持续发热或皮下瘀斑扩大时需立即就医,必要时考虑挽救性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康复期建议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配合心理疏导缓解治疗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