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6-09 来源:复禾健康
干眼症可通过人工泪液替代治疗、抗炎治疗、改善睑板腺功能等方式治疗,治疗需遵循缓解症状、修复眼表、消除病因三个原则。
人工泪液是治疗干眼症的基础措施,主要成分为透明质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可补充泪液不足。对于轻度干眼症患者,建议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制剂,每日4-6次规律滴用。中重度患者需配合其他治疗手段,使用前应清洁眼睑避免污染。
2、抗炎治疗:干眼症常伴随眼表炎症反应,局部使用环孢素滴眼液或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炎症。环孢素需持续使用3-6个月才能显效,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短期控制急性炎症。使用期间需监测眼压变化,避免长期使用引发激素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3、睑板腺护理: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干眼症常见病因,热敷配合睑缘清洁可改善腺体分泌功能。每日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持续10-15分钟,随后用专用清洁棉片擦拭睑缘。严重者可进行睑板腺按摩或强脉冲光治疗,促进脂质排出。
4、病因治疗:针对全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引起的干眼症,需联合风湿免疫科进行系统性治疗。环境因素导致的干眼症应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保持室内湿度40%-60%。长期佩戴隐形眼镜者需调整佩戴周期,必要时改用框架眼镜。
严重干眼症患者可考虑泪小点栓塞术,通过暂时性或永久性封闭泪液排出通道增加眼表湿润度。对于角膜上皮持续缺损者,可实施羊膜移植或颌下腺移植手术。手术治疗需严格评估适应症,术后仍需配合药物维持治疗。
干眼症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ω-3脂肪酸。使用电子设备时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冬季使用暖气时放置加湿器,避免空调风直吹眼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视力下降时需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