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本病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6个月至2岁最多见,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期常见病。
每个红细胞都含有血红蛋白,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果缺铁,每个红细胞的血红蛋白量就会减少,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总量就会低于正常。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体积小(小细胞),每个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低(低色素),即缺铁性贫血的特点是低色素。
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嘴唇、口腔黏膜和甲床更明显,容易疲劳,不喜欢活动。老年人头晕、黑眼睛、耳鸣等。
2、髓外造血表现:由于髓外造血,肝脾可轻微肿胀;年龄越小,病程越长,贫血越严重,肝脾越严重。
3、非造血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少数异嗜睡(如嗜食土壤、墙皮煤渣等);呕吐、腹泻;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严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2)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易怒或沮丧、精神不集中、记忆丧失,大多数智力低于同龄婴儿。
(3)心血管系统症状: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严重者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4)其他:由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常伴有感染。反甲可发生在上皮组织异常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