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根据疾病的症状和发展阶段,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猎粒肿是一种慢性炎性肉芽肿,由睑板腺感染引起,又称睑板腺囊肿,是一种阻塞睑板腺管、分泌脂质积累和突出睑板层的慢性炎性肉芽肿。它主要发生在上眼睑,通常没有急性炎症。猎粒肿生长缓慢,无症状常逐渐增加。最后,它可能穿透眼睑结膜,形成息肉样肉芽肿,或突出眼睑板腺开口处的眼睑边缘,形成浅红色小肿瘤。
目前,对于较小的猎粒肿,或儿童不易配合治疗,一般采用保守治疗,较大的猎粒肿很少自然消失,原则上需要手术治疗,如合并感染,应在炎症消退后进行手术。
临床上50%左右小散肿可自行愈合,无需治疗。在早期阶段,为了加速其消退,避免并发症,可以在不同阶段进行局部冷敷或热敷,注意眼睑卫生,局部应用抗生素点眼。皮质类固醇激素也可以考虑在病变区注射,曲安奈德可以在病变中心注射表面麻醉0.1-0.2ml(40mg/ml),大多数1或2次注射后恢复,疗效好,无并发症。
应对较大的散粒肿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多采用散粒肿切开引流+刮除术,术后使用抗生素点眼,基本恢复约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