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健康体检越来越普及,门诊经常有很多患者朋友拿着体检报告来说,检查肝功能的时候,发现甲胎蛋白高,上网找百度医生一查,发现甲胎蛋白升高是肝癌早期得表现,以为自己得了肝癌,吓得几天吃不香睡不着。那么甲胎蛋白到底是什么?引起甲胎蛋白高的原因有哪些呢?甲胎蛋白升高是不是就等于生了肝癌?发现甲胎蛋白升高如何进一步进行诊断以及治疗?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一、什么是甲胎蛋白?
       AFP胎儿肝脏中的幼稚肝细胞分泌合成分子量6.9一万种糖蛋白。正常成熟的肝细胞不会分泌甲胎蛋白,血液循环含量很低,一般小于20μg/L。
       当成熟的肝细胞癌变时,癌变的肝细胞可以重新分泌甲胎蛋白。约有原发性肝癌患者80%甲胎蛋白在肝癌患者血清中会升高。因此,甲胎蛋白是筛查诊断肝细胞癌最特殊、应用最广泛的血清标志物。
       二、甲胎蛋白在什么情况下会升高?
       生理性甲胎蛋白升高:
       孕妇和新生儿:AFP幼稚的肝细胞主要在胎儿肝脏,可以通过脐带血进入母亲的血液,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AFP上升。孕妇怀孕后13周左右会明显升高,到32周孕妇血液中AFP量达到顶峰(184.6±74.6)ug/L。此后,随着妊娠进展的逐渐下降,产后3周左右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甲胎蛋白在新生儿出生后3周左右恢复正常。如果新生儿AFP显著增加表明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或分泌AFP胚胎恶性肿瘤等。
       病理性甲胎蛋白升高:
       1.肝细胞癌:
       大约70%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升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我国肝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五,死亡率在恶性肿瘤死因中排名第二,呈持续上升趋势。肝癌隐藏,发展迅速。大多数患者被发现为晚期,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预后差。即使一些中晚期患者进行了根治性手术,复发率也很高。因此,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降低肝癌的死亡率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至关重要。通过甲胎蛋白在高危人群中的体检和筛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早期诊断小型肝癌,显著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
       误解1: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临床指标。体检发现甲胎蛋白升高等于肝癌吗?
       实际上,在我们卫生部颁布的肝癌诊断标准中,甲胎蛋白大于400微克/升、持续4周,或者大于200ug/L考虑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并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和生殖胚胎源性肿瘤。
       AFP不仅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在许多慢性肝病患者中也很常见。慢性肝炎15%-58%,肝硬化中11%-47%的患者血清AFP上升。急性或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中甲胎蛋白一般略有或中度升高,一般在50~300μg/L;抗病毒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可降至正常。肝细胞癌患者甲胎蛋白的升高往往是持续升高,没有先升后降的过程。
       2、消化系统肿瘤:
       胃癌、胰腺癌、胆管癌等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甲胎蛋白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通常伴有其他肿瘤标志物的阳性。胃癌患者中AFP阳性率可达5%-15%,这些患者有自己的临床病理特征:(1)中老年男性,多位于胃窦;(2)早期症状不明显,症状一般进入中晚期,临床诊断为进展性胃癌;(3)恶性程度高,病理分类多为低分化腺癌,易早期淋巴结转移。
       三、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也会导致甲胎蛋白升高。发病部位主要位于骶尾、睾丸、卵巢、盆腔、后腹膜、纵隔等部位。
       儿童:内胚窦瘤(卵黄囊瘤);男性:睾丸癌(精原细胞癌);女性:卵巢癌、畸胎瘤等。
       50%生殖细胞肿瘤患者,AFP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特异性不强,需要结合影像学表现等肿瘤标志物CA125、CEA、β-HCG确诊。
       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误区二:
       误区2:如果甲胎蛋白没有升高,就不可能得肝癌。
       20%-30%小肝癌早期患者AFP正常;部分患者从发病到终末期AFP持续阴性;甲胎蛋白阴性不能作为排除肝癌的标准。
       对于肝癌高危人群(主要是慢性肝病患者),为了早期发现肝癌,即使甲胎蛋白正常,也应定期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避免漏诊。
       三、发现甲胎蛋白升高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甲胎蛋白的升高≠肝癌,但同时也要有忧患意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检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1、肝功能检查:肝炎活动期患者甲胎蛋白升高,伴有肝功能异常。保肝抗病毒治疗后,需要随访肝功能的变化。随着肝功能的恢复,甲胎蛋白会逐渐下降,但一般甲胎蛋白的下降会略滞后于肝功能的恢复。如果一个月后肝功能恢复,甲胎蛋白没有明显下降,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来消除肝癌的可能性。
       2、病毒性肝炎标记检查:由于我国肝病多为病毒性肝炎患者,有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感染。因此,当我们发现甲胎蛋白升高时,我们必须进行肝炎病毒学检查,特别是HBV和HCV病毒学检查显然是否复制肝炎病毒。临床上常用的肝炎病毒检查主要是乙肝两对半HBVDNA、HCVRNA检查等。
       3、图像学检查:在血清学检查的同时,我们需要肝脏超声占位性病变。如果超声发现肝占位性病变诊断不明,也可以进行CT或者MRI检查。
       四、几点建议
       1.注意甲胎蛋白的升高。虽然甲胎蛋白的升高不等于肝癌,但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及时治疗。
       2、预防和治疗肝癌,定期检查身体。特别是对于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携带者,每六个月做一次肝脏B超检、甲胎蛋白及肝功能及肝炎病毒学检查。若肝功能检测异常,病毒复制,还需抗病毒治疗。
       3.多吃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避免辛辣食物,避免烟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4.积极锻炼,增强体质,远离肝病。

甲胎蛋白升高=肝癌吗?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肝癌症状

肝癌治疗

肝癌病因 肝癌饮食
肝癌医院 肝癌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