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骨髓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化脓性感染,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骨髓炎可能会导致截肢的严重后果。因此,骨髓炎应积极治疗,治疗的前提是根据病因和疾病的发展选择适合当前疾病的手术方法。在这里,我们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骨髓炎手术。
1、穿刺吸引术
为了减轻骨髓腔压力,防止炎症在骨髓腔上下扩散,可以穿刺吸引病变,也可以将抗生素注入腔内作为治疗的一部分,是骨髓炎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2、开窗引流术
放射科照片显示,骨质局部损伤和骨髓腔阴影增宽的人可以在骨髓腔内积脓的部位钻孔或打开骨皮质,防止炎症扩散,有利于分泌物排水。或治疗抗生素闭式灌洗骨髓炎。
3、死骨取出术
慢性骨髓炎治疗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手术方法是对死骨大、有手术机会的死骨进行取出。
4、消除骨空洞
由于骨腔大,窦道长期无法治愈,近期正常肌组织包括带蒂肌瓣充填法、松质骨充填法等。
5、截肢术
适用于一肢多处骨髓炎,合并多数窦道,长期治愈或局部皮肤因慢性炎症长期刺激。
6、大块病骨切除术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一般适用于慢性骨髓炎患者,病骨硬化明显,或局部疤痕多,长期无法治愈。
7、药物链法在病灶内留置
将抗生素预制成小球,用细不绣钢丝连接,手术放入病灶,每天将抗生素球拉入腔内,不断释放治疗方法。
温馨提示:确诊或疑似脊柱炎时,应及时进行有效的广谱抗生素治疗。细菌培养和发现敏感抗生素后,应及时调整。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或纠正输液脱水,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或保持平衡。
【参考文献:《杨文水骨髓炎治疗经验》《骨髓炎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