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四个软骨核(两个椎体,每侧一个椎弓)出现在胚胎的第七周。四个软骨核继续生长,形成一个软骨样脊柱。胚胎第十周左右,三个原发性骨核开始出现,包括在原发性软骨核中,慢性生长,出生时仍然分离。出生后1~2岁左右,椎弓开始结合,脊出。3~6岁后,椎体与椎弓核融合。
生长完全的脊椎,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上下关节突之间有一狭窄区,即为椎弓根峡部。如该部骨化不全,或有潜在的软骨缺损,即形成先天性峡部骨不连。其缺损区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该椎体与后部椎板无骨性联接,与相邻椎体仅靠软组织联系。如该处发育薄弱,再加上某种程度的外伤或劳损,也可导致薄弱的峡部发生骨折。其机理与疲劳骨折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