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常发生洋地黄中毒,尤其是严重心肌病变和严重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脏扩张。此外,还可见于乌头碱中毒、金刚烷胺中毒、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偶见无明确心脏病患者。

       (二)发病机制

       1.双源室性兴奋 兴奋起源于左心室和右心室两个异位起搏点。交替冲动形成双源室性心动过速。可以根据V1导联QRS波形来判断节奏点的起源。根据起源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心内膜下浦氏纤维末梢型:心电图显示QRS波的主波有时向上,有时向下,这两个相反的方向QRS波的形状完全不同。电生理检查证明,两种心室除极向量变化是由电激动微折返循环形成的传输和传输方向引起的。

       (2)右束支阻滞型:心电图为窦性心律QRS波呈RBBB型与室性心律的QRS波呈LBBB两者交替出现。如果有室性融合波QRS正常化RBBB型QRS固定波前H-V间期,而LBBB型QRS波前无H波。

       (3)高位束支阻滞型:两种兴奋分别起源于两个束支,一个在左前分支,另一个在左后分支。这种双向室性心动过速相当于交替性Cohen高束支心律。窦性心律表现为希氏束电图H-V间期为50ms,左前分支H′-V间期为30ms;左后分支H′-V间期为0ms。

       2.单源性室上性兴奋 是室上性异位的起搏点。主要是房间交接区域的兴奋交替循环左右分支下传,产生左右分支传导阻滞图。有些人认为外国地黄中毒往往有右分支阻滞,在此基础上起源于房间交接处的心分支和左后分支下传,导致QRS波交替变化;也可以是房间交接心动过速合并交替室内差异传导。这种类型并不是真正的双向室性心动过速。应仔细分析12导联心电图的全貌并进行识别。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3.混合性兴奋 一个异位起搏点位于心室,另一个异位起搏点位于房间交界处,交替发出冲动QRS波形、时限不同,R-R间期也不相等。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症状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因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饮食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医院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