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的治疗

       (一)治疗

       尽量避免外界刺激,积极治疗眼部慢性炎症。

       1.用抗生素眼药水控制结膜炎症,减少充血。皮质类固醇眼药水可用于严重充血。戴适当的变色镜以减少外部刺激。当有炎症刺激时0.25%氯霉素与0.5%可松眼药水,夜间可涂四环素可松眼膏。

       2.小而静态的翼状翼状翼肉不需要治疗。如果翼肉是进行性的或接近瞳孔区域,影响视力或眼球旋转有限,则可以手术切除。对于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可使用2000~3000U/ml博来霉素液0.3ml在表面麻醉下,每周一次表面麻醉下注射为1个疗程。为减少局部反应,可在对面球结膜下注射0.3ml泼尼松龙,四环素可松眼膏包扎。

       3.冷冻治疗 用-40℃的冷冻头接触胬肉头部及颈部,破坏其新生血管并使之萎缩。用于较小和较薄的翼状胬肉

       4.手术治疗

       (1)适应证:①进行性、肥厚、充血的翼状翼状翼肉;②近瞳孔区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2)手术方法:翼状翼肉的手术治疗需要三个主要目的:安全切除翼肉;达到良好的光学效果;避免复发。因此,在选择手术方法时要特别小心。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翼状翼肉头转移、暴露巩膜、结膜移植、口腔黏膜移植和羊膜移植。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复发,术中操作和术后应注意:①取健康球结膜不宜过厚,移植应平整;②用虹膜复位器将移植的结膜瓣下积血压出,使其平伏,紧贴巩膜;③翼肉应切除干净,尽量使角膜表面光滑,对健康组织损害较小;④切除翼肉时,注意不要伤害泪阜和肌腱,以免将来出现睑球粘连或运动障碍;⑤为了减少术后新生血管或组织增殖的快速发生;⑥由于角膜表面和结膜下翼残留组织是形成翼复发的基础,巩膜表面新血管进入角膜伤口是翼复发的根本原因,完全切除角膜边缘、巩膜和角膜变性组织,暴露巩膜,防止结膜纤维组织入侵角膜缓冲区;角膜边缘外侧也可刮除1mm宽巩膜是防止结膜纤维入侵的屏障。术后患者必须定期复查和随访,观察是否有复发体征。

       5.术后药物治疗 虽然翼状翼肉在手术方法上多次改进,但仍无法避免复发。Castroviejo报告复发率为25%~45%,板层角膜移植后复发率降低。一般认为术后适当的辅助治疗对降低复发率有一定的作用。总结如下:

       (1)噻替嗪(thiotepa):这是一种抗癌药物。1∶2000(即15mg噻替哌溶在30ml Ringer’s噻替哌眼液在溶液中)应用于术后5天,每3小时1次,连续8周;有人建议可以持续使用3~6个月。其作用主要是抑制术后新血管上皮细胞和新结缔组织,防止细胞核的丝状分裂,对防止翼状腺复发有很好的效果。

       (2)丝裂霉素C眼液:这是一种防止术后复发的抗增殖药物。术后滴水0.2mg/ml丝裂霉素滴眼液3次/d,7天或2次/次d,共5天,足以保持低复发率,更安全。

       (3)局部皮质类固醇治疗:翼状翼肉术后复发可能与新生血管有关,皮质类固醇可抑制炎症反应和角膜水肿,防止新生血管。角膜上皮缺损修复后,可以开始使用0.5%可的松眼液或0.025%地塞米松眼液,4次/d,持续6周。

       6.物理疗法

       (1)β射线照射:术后使用β辐射对预防复发有显著疗效。β在辐射下,翼肉的复发率可以降低到3.6%。最常用者90Srβ射线。照射总量为2600R,分为术后第2天、拆线时、术后8~10天3次照射。如果总剂量低于0.31C/kg(1200R)易复发。剂量过高,超过1.29C/kg(5000R)辐射性白内障易发生,应注意。

       (2)激光治疗:用氩激光对准翼肉颈和体血管进行光凝固,压力200~400mw,时间0.2~1.0s,直径200μm,每次凝固点100~200个,凝结眼睛0.5%可的松液或0.1%点眼地塞米松液。

       (二)预后

翼状胬肉的治疗

       手术成功后恢复良好。术后复发的原因与术眼条件有关(如翼肉肥厚、进行性翼肉明显充血)、操作不当、手术方法等因素。继续受到危险因素的刺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翼状胬肉症状

翼状胬肉治疗

翼状胬肉病因 翼状胬肉饮食
翼状胬肉医院 翼状胬肉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