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目前认为该病是由遗传因素和母体感染、母体用药、环境因素、代谢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1.父母中的一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子女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远高于普通人。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如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主要见于女性。各种遗传疾病往往同时结合先天性心脏病的存在,如Nonan综合征患者50%心脏畸形,其中肺动脉瓣狭窄约占60%,心房间隔缺损和肥厚性心肌病20%。先天性心脏病可由单基因突变、多基因遗传和染色体畸变引起。遗传学认为,先天性心脏病是由环境因素(致畸因素)引起的。

       2.母体疾病 主要是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或患有其他疾病。怀孕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的母亲容易患肺动脉狭窄和动脉导管不闭;柯萨奇B感染病毒的孕妇容易产生动脉导管未闭或心室间隔缺损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感染主要是病毒。畸变是否与病毒的类型和感染时间有关。1型糖尿病妇女生下婴儿3%~5%各种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孕妇易患先天性心脏病。

       3.药物 孕妇服用激素类药物可使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倍;妊娠早期服用苯妥英钠可导致心血管畸形;长期服用甲苯磺丁脲(甲磺丁脲),妊娠期继续服用可导致胚胎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等畸形。在妊娠第40~50天服用药物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4.早产儿尤其体重低于早产儿2500g婴儿患有动脉导管未闭和心室间隔缺损,与发育时间不足有关。

       5.高原环境 高原地区氧分压低,动脉导管未闭和心房间隔缺损的婴儿较多。

       (二)发病机制

       1.病理解剖 在正常的左位主动脉弓,动脉导管位于主动脉峡部和左肺动脉根部之间,肺总动脉分叉处。在少数的右位主动脉弓,导管则位于无名动脉根部和右肺动脉之间。胎儿期肺尚无呼吸功能,故大部分血液不进入肺内,由肺动脉经动脉导管转入主动脉。开放的动脉导管是生存所必须的生理性血流通道,出生后随着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迅速闭合,导管的中层变为纤维结构,管腔闭合而形成纤维条索,谓动脉导管韧带。95%婴儿出生后1年闭塞(其中80%婴儿出生后第三个月闭塞),此时仍未闭塞,导致肺动脉水平左侧→右分流,血流动力学障碍。

       2.病理生理

       (1)左右分流:无并发症的动脉导管未关闭。由于主动脉压力总是高于收缩期或舒张期的肺动脉,导致连续的肺动脉水平从左到右分流,临床上产生连续的噪音和肺充血。分流量取决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压差、动脉导管的厚度和肺血管阻力。

       (2)左心室肥大:由于未闭动脉导管的自左向右分流增加了肺血流量,因此左心室的血液循环相应增加,左心室的容量负荷增加,左向右分流减少了体循环血流量。左心室补偿增加工作,导致左心室扩张、肥厚,甚至衰竭。

       (3)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当未关闭的动脉导管较厚时,分流到肺动脉的血量会导致肺动脉压升高,最终导致右心室肥大、扩张甚至衰竭。

       (4)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随着病程的发展,肺动脉压力越来越大。当接近或超过主动脉压力时,会产生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转化为艾森门格(Eisenmenger)临床上出现差异性发绀。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5)周围动脉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宽:这是由于心脏舒张期主动脉血液仍流入肺动脉,体循环血流量减少所致。

       3.与妊娠的相互作用 由于临床诊断简单,儿童分离动脉导管手术往往可以治愈,因此与妊娠关系不大。导管细分流少,肺动脉压正常,除分娩易感染性心内膜炎外,妊娠和分娩顺利;如果大动脉导管未关闭,大量主动脉血流向肺动脉。如果肺血管阻力增加,可引起显著的肺动脉高压,逆转血液分流,发绀,进一步降低子宫动脉氧饱和度,危及胎儿。孕妇首先是左心衰竭,然后是右心衰竭。心力衰竭是这类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症状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治疗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病因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饮食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医院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专家